跳到主要內容

父女同郵﹕你真幸運,遇上百萬大道罷課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19日 06:35
2012年09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怡:

那天我問你,會到中大百萬大道參加罷課嗎?你想都沒想,肯定地點頭。接着,露出很調皮的表情﹕反正那天不用上課。


你搬進宿舍,過着完整的大學生活,上什麼課參加什麼活動,老爸管不着,我們不用管也不應管。百萬大道罷課那天,晚上,你跟老爸通了一次WhatsApp,只問了我買電腦的事,沒有提過罷課。


雙手交叉 成為8000個黑點之一

怡,你跟妹妹很不同,她任何事情都守不着,放學回來,急不及待說話如竹筒倒豆。你有很多秘密,無論是中學或小學的事情,要過幾年,才會突然透露學校發生的一件趣聞,我們都露出驚訝的表情﹕「真係發生過啲咁嘅事?!」如果沒有這個專欄,以你的習慣,恐怕要大學畢業,才會向老爸透露丁點對罷課的感想。


三十多度的高溫,大學生、中學生、教授、校友,穿著黑衣的人群,四方八面的來到中大,坐滿了整條百萬大道。太熱了,參加者撐起雨傘,擋着歹毒的陽光,黑色的衣服,五顏六色的雨傘,8000師生雙手交叉擺在胸前,畫面既震撼又令人難忘。


如果老爸和媽咪那天不是要工作,都會趕來參加。但想起我們的女兒已在集會的人群中,是8000個黑點中的其中一個,呼着口號,流着熱汗,與同學熱烈討論洗腦教育的種種禍害。女兒做了我們的代表,已經很足夠了。


反洗腦觸動跨代人神經

本來,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但反洗腦教育,卻觸動着跨代香港人的神經。政府總部的公民廣場,老爸去了4晚,探望絕食的朋友,為成千上萬守護香港核心價值的港人打氣。年輕的莘莘學子,保衛香港多元價值思想自由而不眠不休,無論毅力、韌勁,策略、組織,都大大勝過我們當年,作為一個算是對學運沾上邊的過來人,既佩服又感動。


怡,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老爸和媽咪,以及你和妹妹認識的叔叔姨姨,都不止一次參加過百萬大道的集會。印象最深的,是醫學院改制事件,那是中大校政,在社會沒有引起太大反響。同學們在烽火台集會,熱烈討論中大的理想和前途,還要求校長上台表態交代。有人為石壁上的巨型中大校徽鋪上黑紗,象徵着中大理想的死亡,不少同學都哭了。


大學的意義 不止「五件事」

運動最後以失敗告終,但世上不少事情都是徒勞無功,整個過程,我們學到的,實在太多了。


讀大學,除了GPA過三爆四,除了讀書好成績「攞船」(獎學金),除了「大學五件事」(走堂、拍拖、上莊、住hall、做兼職),還有很多更值得追求的東西。


正式開課後的第一天,遇上了反洗腦教育罷課,怡,你真幸運,可以讓你對大學的意義、大學生的社會角色,思考更多。


老爸

…………………………………………………………………………

Dad﹕

去罷課前跟朋友聊天,他說,政府都已經讓步了,為何還要去?

我說,中學生站出來了,家長們站出來了,身為大學生,也應該表達我們對國民教育的看法。愈多人穿黑衫,愈多人在烈日當空下也前來集會,就代表愈多人關心這議題、關心香港。大學生應更關心時事,不只是看看報紙那麼簡單,親身參與其中,感覺截然不同。


百萬大道的石地很熱,屁股快燒熟了,我們只能一邊搖着扇子撐着傘,一邊盡力喊口號、聽學者評論。坐久了腳痺了、濕透了,但一唱《抗戰二十年》時,全部人異常興奮。我沒有利用空閒時間玩耍或睡午覺,雖然無法記着教授說的每一句話,但我覺得,這四小時過得很有意義。


曾經嘗試鼓勵朋友去集會,但不成功。希望下一次,你們不再推卻,勇敢站出來。


Yee

作者為資深傳媒人、關注時事,更關注兩個寶貝女兒

吳志森 samngx123@gmail.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