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資產配置得宜 投資回報更理想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20日 06:35
2012年09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環球投資市場近年來持續波動,相信大部分投資者都會為捕捉入市時機而感到懊惱,不少投資者的「終極目標」都是希望從投資中得到最大的回報,但是投資者必須理解,世上沒有人可以完全準確地預測市場走勢,當中究竟有多少投資者可以做得到「低位買、高位賣」的神乎奇技呢?所謂的股神或投資高手又有幾人?事實上,不論市况好壞,你所投資金額無論是多抑或是少,只要懂得資產配置,你便有機會增加投資潛在回報!

分散項目 分散風險

市面上的投資產品種類繁多,所涵蓋的資產類別亦很廣泛,如股票、債券、商品及貨幣等等。以下實例正好帶出資產配置的好處。


以過去兩年為例,若投資者只集中投資於香港股票市場(假設投資在香港恒生指數 ),虧損約5.7%。但若在同一時段,投資者為自己投資組合進行資產配置,投資到不同資產類別,如50%香港股票、50%環球政府債券(假設投資在恒指及花旗集團世界政府債券指數),投資回報率則會有2.4%。這是由於兩類資產的相關系數偏低及對投資環境反應不一,因此,表現較好的資產可抵消其他較差資產所帶來的影響。以下例子可供投資者參考,利用資產配置增加潛在回報及減低風險。


配合經濟周期 調整投資組合

1. 經濟蓬勃時期﹕企業盈利較為理想,但由於經濟處於高速增長的階段,有可能會引伸到通脹問題,各國政府亦有機會以加息打壓通脹,因此投資者應考慮減持債券及增持股票,以對抗強勁通脹。


2. 經濟衰退時期﹕經濟增長放緩及市場信心減弱,股票市場有可能有下滑風險,在這種情况下,投資者如欲找尋避險工具,可考慮將部分資金從股票市場轉移至政府債券市場,以減低投資組合的風險。


3. 經濟復蘇時期﹕由於消費及生產需求逐漸回升,投資者可考慮逐步增持股票;在債券方面,由於企業的債務負擔將會持續改善,違約風險逐步降低,派息能力會相應提升,這時候高息企業債券或會有不錯的表現。


事實上,適當地利用資產配置亦有助分散投資風險,投資者同時需要考慮自己的投資目標及風險承受能力。市場上有投資相連保險計劃提供多達300項的基金選擇,覆蓋不同類型的資產、市場及行業,在投資的同時亦提供人壽保障,投資者更可根據不同的經濟環境及個人狀况,靈活調整投資組合從而達至一個理想的資產配置。


標準人壽保險(亞洲) 有限公司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