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凱捷及加拿大皇家銀行財富管理昨日發表《2012年亞太財富報告》。報告研究顯示,亞太區的國民生產總值(GDP)穩健增長及雄厚資產的企業家基礎,亞太區富裕人士數目超越北美,成為全球最大的富裕人士的市場。所謂富裕人士是指資產不少於100萬美元可作投資,不包括住房及收藏品等。由於香港及新加坡也有完善法治基礎,因而吸引不少海外企業在兩地開設財富管理中心,爭取更大擴展空間。
亞太富人超北美
報告指出,2011年亞太區富裕人士人數錄得1.6%的升幅,為全球增長率的兩倍,令區內富裕人士人數增加至337萬人,並首次超越北美。RBC Wealth Management亞洲區主管Andrew Turczyniak表示,亞洲區富裕人士的財富增長很大部分集中在企業家及其後嗣,亦代表亞洲區有錢人的財富開始轉至下一代。上年香港及印度富人數目大幅下跌20%及18%,增長最多是泰國為9.3%。但日本仍是區內最多富裕人士的,佔54.1% ,上年更錄得增長,主要是日本政府在金融海嘯後推出量化寬鬆政策及日圓升值所致。反之港股上年受外圍影響較為波動,大部分富裕人士積極參與股市及房地產,故在投資氣氛偏淡的時期,導致財富減少,跌出富裕人士行列。
事實上,不單香港富裕人士因為股市下跌而財富減少,亞太區超富裕人士和中等百萬富翁的財富分別減少5.2%和1.9%,也是受股市影響。
資金抽離 造成財富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亞太區富裕人士超越歐美,部分原因是由於亞太區的經濟(不包括日本)成長持續優於其他主要區域,2011年亞太區的GDP成長率為6.5%,遠高於全球GDP的2.7%。其中中國及印度是亞太區財富成長的關鍵貢獻因素,兩者2011年的GDP成長分別為9.2%及6.9%。
2011年,亞太經濟同樣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應對歐元區債務危機的影響、海外需求下滑以及大量國內的挑戰,如樓價下跌及通脹。此外,亞太區受國際資本外流的影響較大。2011年,境外機構投資者從中國市場抽離16億美元的資金,從印度則抽離40.9億美元。報告發現,資金外流對富裕人士的整體財富造成負面影響,令其減少1.1%。
BlueBay Asset Management營運總監Alex Khein表示,企業家仍然是亞太區財富的主要推動力,企業家來自的行業十分多元化,包括汽車、醫療保健、資訊科技及製造業,推動了區內富裕人士的成長。他也預測,金融服務、教育、醫療及含附加值的製造業將會是下新一代富人成長的搖籃。
未來富翁料來自金融醫療科技
全球、地區及本地宏觀經濟狀况仍將是影響亞太富裕人士增長的主要因素,展望未來,受中印雙雄的推動,預計2012年亞太區(日本除外)的GDP 成長為6.1%,2013年為6.6%。中國和印度仍將維持全球成長最快經濟體的地位。
由於,亞太區富裕人士增加,令不少金融企業來亞洲設分行,大部分偏愛香港及新加坡,不過,Capgemini Financial Services Hong Kong Vice President and Major Accounts 總裁Mark Wales表示,香港財富中心主要服務對象為中國,新加坡則較國際化,「新加坡具備的整體優勢略超過香港,但香港當局正在採取措施彌補差距。」
明報記者 龍彩霞
亞太富人超北美
報告指出,2011年亞太區富裕人士人數錄得1.6%的升幅,為全球增長率的兩倍,令區內富裕人士人數增加至337萬人,並首次超越北美。RBC Wealth Management亞洲區主管Andrew Turczyniak表示,亞洲區富裕人士的財富增長很大部分集中在企業家及其後嗣,亦代表亞洲區有錢人的財富開始轉至下一代。上年香港及印度富人數目大幅下跌20%及18%,增長最多是泰國為9.3%。但日本仍是區內最多富裕人士的,佔54.1% ,上年更錄得增長,主要是日本政府在金融海嘯後推出量化寬鬆政策及日圓升值所致。反之港股上年受外圍影響較為波動,大部分富裕人士積極參與股市及房地產,故在投資氣氛偏淡的時期,導致財富減少,跌出富裕人士行列。
事實上,不單香港富裕人士因為股市下跌而財富減少,亞太區超富裕人士和中等百萬富翁的財富分別減少5.2%和1.9%,也是受股市影響。
資金抽離 造成財富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亞太區富裕人士超越歐美,部分原因是由於亞太區的經濟(不包括日本)成長持續優於其他主要區域,2011年亞太區的GDP成長率為6.5%,遠高於全球GDP的2.7%。其中中國及印度是亞太區財富成長的關鍵貢獻因素,兩者2011年的GDP成長分別為9.2%及6.9%。
2011年,亞太經濟同樣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應對歐元區債務危機的影響、海外需求下滑以及大量國內的挑戰,如樓價下跌及通脹。此外,亞太區受國際資本外流的影響較大。2011年,境外機構投資者從中國市場抽離16億美元的資金,從印度則抽離40.9億美元。報告發現,資金外流對富裕人士的整體財富造成負面影響,令其減少1.1%。
BlueBay Asset Management營運總監Alex Khein表示,企業家仍然是亞太區財富的主要推動力,企業家來自的行業十分多元化,包括汽車、醫療保健、資訊科技及製造業,推動了區內富裕人士的成長。他也預測,金融服務、教育、醫療及含附加值的製造業將會是下新一代富人成長的搖籃。
未來富翁料來自金融醫療科技
全球、地區及本地宏觀經濟狀况仍將是影響亞太富裕人士增長的主要因素,展望未來,受中印雙雄的推動,預計2012年亞太區(日本除外)的GDP 成長為6.1%,2013年為6.6%。中國和印度仍將維持全球成長最快經濟體的地位。
由於,亞太區富裕人士增加,令不少金融企業來亞洲設分行,大部分偏愛香港及新加坡,不過,Capgemini Financial Services Hong Kong Vice President and Major Accounts 總裁Mark Wales表示,香港財富中心主要服務對象為中國,新加坡則較國際化,「新加坡具備的整體優勢略超過香港,但香港當局正在採取措施彌補差距。」
明報記者 龍彩霞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