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全球「放水」行動一浪接一浪,繼歐央行及美國聯儲局無限買債之後,日本央行昨天早上公布把買債規模由70萬億日圓增至80萬億日圓,並延長限期。消息刺激恒指上升240點,收復5月初歐債危機惡化前的水平,近日港股成交亦明顯較9月初之前增加。從港股成交、港元及亞幣強勢、韓台等股市均錄巨額外資流入,均顯示資金有重臨股市的迹象(見另文)。
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昨晚開市初段微升,截至昨晚11時,道指報13574點,升9點,匯控(0005)預託證券報73.7元,較港收市跌0.15元。
日本央行昨天還決定維持政策利率在0.0%至0.1%不變,由於利率已接近零,買債是放鬆銀根的主要工具。但令市場意外的是,除擴大資產購買規模,日央行還同時把計劃的有效期延長6個月至2013年底。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亦表示,央行的行動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升240點 成交額640億元
恒指昨日早段仍只是窄幅上落,但日本央行的消息一出,即破位上升,全日突破20,800點,收報20,841點,升240點,成交增至640億元。「低息利好具風險的投資工具,例如股票。」摩根資產管理副總裁兼投資資訊總監崔永昌指出:「這一類消息將為股市帶來幾個月的短暫效應。」
銀行股最先受惠,匯控恒生(0011)均創出52周新高,分別升1.3%及0.7%。早前劣勢的內銀股更為資金追捧的主力,建行(0939)、工行(1398)及農行(1288)均升逾2%。港股成交回升,港交所(0388)繼續做好,升3.57%,是表現最好的藍籌。
資金追落後 內銀急升
歐洲、美國及日本先後宣布買債,全球金融市場水浸,而近日港股成交有增長,港匯亦走強,惹來資金湧入市場的憧憬。但崔永昌指出,暫時未見有大量資金流入亞洲基金,「如果有流入,港股成交就不只600億。」各國買債確實令投資者重拾信心,但近日多出的成交額都來自本地市場。
基金美盛中國及香港零售業務主管曾劭科亦指出,沒迹象顯示資金大舉流入,美、日投資者可能先保留資金於當地市場。「新興市場的增長動力已遜於過去兩年,後市會否有資金湧入,中國經濟能否復蘇是關鍵」。
景順:中國經濟疲弱 後市隱憂
景順首席投資總監陳柏鉅認為,投資者都在等機會,資金可能先存放在銀行。他又指出,QE2對亞洲股市的效應已較QE1低,今次投資者會更多反思,中國仍是否全球增長的火車頭。但A股表現差,顯示內地投資者亦不看好內地經濟,外國投資者會更審慎。
明報記者 廖毅然
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昨晚開市初段微升,截至昨晚11時,道指報13574點,升9點,匯控(0005)預託證券報73.7元,較港收市跌0.15元。
日本央行昨天還決定維持政策利率在0.0%至0.1%不變,由於利率已接近零,買債是放鬆銀根的主要工具。但令市場意外的是,除擴大資產購買規模,日央行還同時把計劃的有效期延長6個月至2013年底。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亦表示,央行的行動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升240點 成交額640億元
恒指昨日早段仍只是窄幅上落,但日本央行的消息一出,即破位上升,全日突破20,800點,收報20,841點,升240點,成交增至640億元。「低息利好具風險的投資工具,例如股票。」摩根資產管理副總裁兼投資資訊總監崔永昌指出:「這一類消息將為股市帶來幾個月的短暫效應。」
銀行股最先受惠,匯控恒生(0011)均創出52周新高,分別升1.3%及0.7%。早前劣勢的內銀股更為資金追捧的主力,建行(0939)、工行(1398)及農行(1288)均升逾2%。港股成交回升,港交所(0388)繼續做好,升3.57%,是表現最好的藍籌。
資金追落後 內銀急升
歐洲、美國及日本先後宣布買債,全球金融市場水浸,而近日港股成交有增長,港匯亦走強,惹來資金湧入市場的憧憬。但崔永昌指出,暫時未見有大量資金流入亞洲基金,「如果有流入,港股成交就不只600億。」各國買債確實令投資者重拾信心,但近日多出的成交額都來自本地市場。
基金美盛中國及香港零售業務主管曾劭科亦指出,沒迹象顯示資金大舉流入,美、日投資者可能先保留資金於當地市場。「新興市場的增長動力已遜於過去兩年,後市會否有資金湧入,中國經濟能否復蘇是關鍵」。
景順:中國經濟疲弱 後市隱憂
景順首席投資總監陳柏鉅認為,投資者都在等機會,資金可能先存放在銀行。他又指出,QE2對亞洲股市的效應已較QE1低,今次投資者會更多反思,中國仍是否全球增長的火車頭。但A股表現差,顯示內地投資者亦不看好內地經濟,外國投資者會更審慎。
明報記者 廖毅然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