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2008年,西藏拉薩爆發3•14騷亂,暴徒襲擊漢族、回族平民,以及商店、汽車等民用設施。官方統計稱,此次騷亂中有18名平民和1名警察死亡。 當時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的張慶黎正在北京參加兩會,獲悉消息馬上飛回西藏,不惜缺席兩會閉幕式,坐鎮騷亂現場指揮鎮壓,這一事件令他「鐵腕書記」的形象深入人心。現在主掌京畿周邊河北重地的張慶黎,在十八大上,也有機會獲晉升。
61歲的山東人張慶黎,20歲從最基層的化肥廠工人做起,到25歲當上家鄉山東省東平的縣委副書記。1979年,張慶黎借調到共青團中央,令他與「團派」沾上了邊,7年後才調回山東。隨後他一路向西,先赴甘肅,再到新疆,出任新疆自治區委副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一做就是6年,他與時任新疆區委書記的同鄉王樂泉一樣,對待少數民族分離勢力的手段都被外界認為較為強硬,因此當2005年原西藏自治區委書記楊傳堂突發腦溢血時,張慶黎作為有治理少數民族地區經驗的官員臨危受命,終於獨掌一方,成了封疆大吏,他在西藏一做也是6年。
對分裂勢力「露頭就打」
早在新疆時,張慶黎就說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使命就是「屯墾戍邊」,穩定新疆,鞏固邊防;對民族分裂勢力、極端宗教勢力、恐怖勢力和西方敵對勢力,「要狠狠地打,露頭就打」。拉薩「3·14」騷亂發生後,西藏加強保安,全副武裝的武警把守在各個路口,派警員進駐寺廟,外國遊客被禁入西藏。流亡印度的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指摘當地是「文化滅絕及恐怖統治」,而《西藏日報》則將事件定性為「一場你死我活的敵我鬥爭」。
藏獨組織指最嚴厲統治
張慶黎本人亦有不少尖銳發言。他在2009年接受電視專訪時,指達賴是「欺騙群眾、分裂祖國的流亡者」,藏青會則是達賴的急先鋒,他們「一天都沒閒着,花錢僱了許多洋藏徒,變換着身分來潛入我們西藏,來潛入我們境內……那不是光叫囂,他光組織這個闖關隊,就是要闖關,入境搞破壞,那不是3次5次啊,也不是10次8次啊,那是經常的。」以至藏獨組織對張慶黎鐵腕的評價是「40多年來最嚴厲的」。
風格是否受落十八大見分曉
去年11月,張慶黎調任環繞北京的重地河北省委書記,面對這個入京上訪大省,張慶黎派遣上萬官員落鄉入村,強調「小事不出村,中事不出鄉,大事不出縣」,更表示對上訪問題發現不了、不負責任、不作為和不按規矩處理的官員都要「問責」。同時,他也爭取到國務院批准河北省的沿海發展規劃,為當地經濟升級奠定基礎。
有報道指國家主席胡錦濤1989年在西藏任書記時的鐵腕手段,是他日後升遷的原因之一,而有分析指張慶黎在「3·14」事件中的強硬姿態,同樣有助其仕途晉升。不過,也有分析指其高壓政策令西藏6年來未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穩定,反而會成為其政治生涯上的不足。至於張慶黎這種治亂風格是否得高層之心,就要在十八大後見分曉了。
明報記者
61歲的山東人張慶黎,20歲從最基層的化肥廠工人做起,到25歲當上家鄉山東省東平的縣委副書記。1979年,張慶黎借調到共青團中央,令他與「團派」沾上了邊,7年後才調回山東。隨後他一路向西,先赴甘肅,再到新疆,出任新疆自治區委副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一做就是6年,他與時任新疆區委書記的同鄉王樂泉一樣,對待少數民族分離勢力的手段都被外界認為較為強硬,因此當2005年原西藏自治區委書記楊傳堂突發腦溢血時,張慶黎作為有治理少數民族地區經驗的官員臨危受命,終於獨掌一方,成了封疆大吏,他在西藏一做也是6年。
對分裂勢力「露頭就打」
早在新疆時,張慶黎就說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使命就是「屯墾戍邊」,穩定新疆,鞏固邊防;對民族分裂勢力、極端宗教勢力、恐怖勢力和西方敵對勢力,「要狠狠地打,露頭就打」。拉薩「3·14」騷亂發生後,西藏加強保安,全副武裝的武警把守在各個路口,派警員進駐寺廟,外國遊客被禁入西藏。流亡印度的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指摘當地是「文化滅絕及恐怖統治」,而《西藏日報》則將事件定性為「一場你死我活的敵我鬥爭」。
藏獨組織指最嚴厲統治
張慶黎本人亦有不少尖銳發言。他在2009年接受電視專訪時,指達賴是「欺騙群眾、分裂祖國的流亡者」,藏青會則是達賴的急先鋒,他們「一天都沒閒着,花錢僱了許多洋藏徒,變換着身分來潛入我們西藏,來潛入我們境內……那不是光叫囂,他光組織這個闖關隊,就是要闖關,入境搞破壞,那不是3次5次啊,也不是10次8次啊,那是經常的。」以至藏獨組織對張慶黎鐵腕的評價是「40多年來最嚴厲的」。
風格是否受落十八大見分曉
去年11月,張慶黎調任環繞北京的重地河北省委書記,面對這個入京上訪大省,張慶黎派遣上萬官員落鄉入村,強調「小事不出村,中事不出鄉,大事不出縣」,更表示對上訪問題發現不了、不負責任、不作為和不按規矩處理的官員都要「問責」。同時,他也爭取到國務院批准河北省的沿海發展規劃,為當地經濟升級奠定基礎。
有報道指國家主席胡錦濤1989年在西藏任書記時的鐵腕手段,是他日後升遷的原因之一,而有分析指張慶黎在「3·14」事件中的強硬姿態,同樣有助其仕途晉升。不過,也有分析指其高壓政策令西藏6年來未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穩定,反而會成為其政治生涯上的不足。至於張慶黎這種治亂風格是否得高層之心,就要在十八大後見分曉了。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