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馮檢基自回歸起已成民協的唯一直選議員,他今年冒滅黨危機轉戰超級議席,雖然「生還」,黨友譚國僑卻未能如願保住九龍西這民協老巢。在各界高嚷「改朝換代」之際,只有黨內唯一立法會議席的馮檢基退不下,聲言「愈打愈精神」,未萌退意,又指該黨家產不多,「地盤」只剩一個已失去議席的九西,認為新人要上位應放遠眼光,嘗試開拓新區。
民協時予人「衝不出九西」之感,但卻經歷不平凡的一年——黨內唯一的立法會議員馮檢基參選泛民特首初選、再「跳出九龍」參選全港性的超級區議會。馮檢基說﹕「我真的覺得贏到是一個奇蹟。」
前立會同僚稱「輸硬」
論財政狀况,民協比各黨遜色。馮檢基接受訪問時承認,該黨為參選超選,共花約400多萬,當中有80萬為好友所借,「咁大個人都未試過咁短時間使咁多錢」。
資源不夠 臨時變陣
民協本打算以「1+3」的陣式參選,亦即參與3區直選及超選,盼帶起「風車效應」,由地區參選人在各區替馮檢基宣傳,但最後卻發現如意算盤打不響,「資源及助選團都不夠,在地區談『一人兩票』,很多人都不明白,明白的亦未必兩票全投民協」。
民協其後在7月變陣,改以「1+1」陣式出選,只參加超選及九西的選舉。馮檢基坦言,工黨何秀蘭、社民連梁國雄、前金融服務界詹培忠等多名議員曾指他「輸硬」,勸他臨崖勒馬,而黨內亦有聲音冀他返回九西這「安全區」參選,惟被他拒絕。馮當時憂慮,若連他也做逃兵,泛民將只得民主黨何俊仁及涂謹申參選,「未開波已輸了3席給建制派」。
「我不是未輸過,但我不想重回1998年般,因落選而一晚遣散30多名職員……變陣時曾有機會讓我返轉頭,是我自己說不變,我的責任最大」。馮檢基的決定令他壓力爆煲,每晚幾乎清晨4時才能入睡。
「愈打愈精神」
馮檢基最終「活」過來,但在九西接力出選的譚國僑卻「跌棒」,縱達3萬票高票卻飲恨落敗。民協在議會內仍是只得馮檢基一人。
馮檢基在選舉論壇中,曾遭對手白韻琹揶揄為「民協秦始皇」。談到如何做好黨內承傳,今年59歲的馮檢基坦言自己「仲未攰」,更「愈打愈精神」,「不應用年齡介定應做幾耐,老不老應看思想追不追上新市民,西歐國家議會亦有幾大比例的議員是50歲以上」。
他指出,民協不如民主黨及公民黨般,黨員為爭參選立法會而「爭崩頭」,黨內成員大多嚮往做地區工作,「民協參政需要一個打得的人,不應只諗承傳問題。民協有乜家產?其實只得九西一區,(新人)應諗下開拓新區發展。」
明報記者 林凱旻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