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0年初,借助「國際旅遊島」概念,三亞樓價飈升,絕大多數當地人很快望樓興嘆。夏季是海南樓市及旅遊最淡靜的時節。記者在現場發現,三亞海邊大片豪宅社區十室九空、杳無人迹。
「來這裏買房的100%都是外地人,北京的很多,東北、江南的也不少。」市區半山半島項目的銷售人員直言,該樓盤超過每平米4萬元人民幣的均價已經足以讓本地人望而卻步。當地地產中介人向記者形容,海南地產業「為全國而生」,成交量九成以上來自外地。「本地人或外來務工者只能租用農民自建的私人矮樓,對已是天價的住宅價格,甚至不再關心。你想,普通市民一個月頂多也就掙兩三千元(人民幣,下同),怎麼可能買得起動不動就上萬(每平方米)的房子?」
開發商購地成本低 無意降價
中國經濟放緩加上中央抓緊樓市調控,以投資性購房支撐的三亞樓市,今年上半年成交面積按年縮水近30%,然而均價卻不見鬆動,令人詫異。海口規劃設計研究院一名不願具名的政府人士分析,三亞地產泡沫之說流傳已久,但房價在過去兩年從未出現大幅回落,主要因為大型開發商當初購地成本偏低。「雖然很多項目的建設可能只完成了一小部分,開發商利用已有銷售所套現的資金,已經足夠回本,自然不會有砍價促銷的壓力。」在三亞以外的新興旅遊區,地產商低買高賣的運作模式更為突出。以雅居樂在陵水的清水灣項目為例,2007年購地樓面地價區區每平方米276元,僅是目前銷售均價每平方米2萬元的1.38%。
房地產投資增速 兩倍於全國平均
從宏觀數字着眼,海南目前經濟結構的失衡已可見一斑。今年上半年,海南全省年內地區生產總值按年增加8.1%,略高於全國生產總值7.8%的增長,然而房地產投資卻按年大增34.8%,不僅遠超全國16.6%的平均水平,更是海南本身旅遊收入增幅(18%)近乎1倍之多。事實上,海南省2010、2011年房地產投資增幅曾分別達到62.5%及41.7%,可見今年的高位增長,已經是放緩後的水平。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