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0年1月,海南省發展「國際旅遊島」正式升為國家戰略,當初搶佔眾多一線海濱靚地的各大地產商,如今正高調推進環島建屋大計。島上最為珍貴的自然資源卻無可避免地遭到破壞。從衛星地圖可見,綿延上百公里的東南及北部天然海岸線已幾乎被大小開發商瓜分殆盡,絕美沙灘景致及珍稀紅樹林植被,被豪華度假社區及大事鋪張的高爾夫球場佔領。
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海南自2005年來便陸續吸引多家冀望分羹的大型地產商以超低地價進場,其中不少規模龐大的知名項目,皆由本港上市房企一手打造,高調主打「正面觀海」的豪華精裝海景住宅,並幾乎清一色配有國際標準高爾夫球場、超五星級酒店集聚的綜合度假區(見表)。
記者在三亞市區發現,圍繞大東海、三亞灣的兩處經典海岸線,幾乎全被鱗次櫛比的高層海濱住宅遮擋,三亞知名的熱銷樓盤「半山半島」,更是獨佔觀海聖地鹿回頭半島的2.6平方公里土地、分六期開發,項目中不僅配備高爾夫球場、帆船碼頭,還包含大型社區醫院及國際學校,儼然獨立市鎮一般。另一端,現均價高達每平方米9萬元人民幣的「樓王」鳳凰島項目,更是整體矗立在填海而成的三亞灣離岸人工島上,堪稱城市新地標。
填海造島破壞環境 不可逆轉
在如此高度開發之下, 海南原有的絕美生態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海邊上建豪宅,難免要砍伐不少紅樹林,這些樹原本就有防風擋浪的作用,更不用提淨化環境、孕育物種了。」地球之友總幹事劉祉鋒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海岸線的過度開發,可造成的危害不一而足,高爾夫球場、填海造島等極度人工化的建設手段,更是對環境帶來不可逆轉的破壞。
徵地補償糾紛比比皆是
素以陽光海灘聞名的海南,近年地產投資及銷售的極速升溫卻遠遠超越旅遊業的發展,此失衡現象多為人詬病。房地產大肆開發,同樣引起徵地補償糾紛及一系列安置問題,海南因此發生的「群體性事件」(如遊行、示威)比比皆是。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直指,由於地方官員多年來只知牟取短期利益、未能控制全國投資性購房者爭搶入市,海南沿海樓市正面臨重大危機。「所有的泡沫最後只有破滅,就三亞而言,炒起來的房價可能不跌嗎?再說,當最漂亮的景觀都被破壞了,還有人會願意去旅遊嗎?我10年前就已經說過,海南這樣下去只有死路一條。」
(現場直擊)
明報記者 杜婧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