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偷換概念 矛盾轉移 光怪陸離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24日 06:35
2012年09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經濟不景氣,老百姓常常會聽聞為官者闡述一些似是而非,看似能夠解決問題的新政策;實際上只是為官者偷換概念、或矛盾轉移,但求「買時間」敷衍了事,把問題推到繼任者解決的把戲。


首先是央行的貨幣政策。歐洲央行本月初議息會議,落實理論上有權無限量購買歐債的「直接貨幣交易」計劃(OMT)。德國央行總裁韋特曼公然反對,認為歐洲央行已背離當初成立的目的。韋特曼認為,歐洲央行的唯一使命是維持歐元區價格穩定,意即嚴防通脹升溫即可。不過,德拉吉領導下的歐洲央行,辯稱歐債問題已動搖市場人士對歐元的信心,繼而威脅歐元匯價的穩定,所以推出OMT無限量買債穩住歐元信心,符合央行使命。


印銀紙無助改善就業情况

除此以外,美國聯儲局推出QE3(第三輪量化寬鬆),落實每月購買400億美元MBS(按揭抵押證券),持續壓低按揭息率,直至聯儲局叫停購買為止。無可否認,聯儲局不設限不停印銀紙購買MBS,的確會推高資產價格。但伯南克暗示其實QE3的真正目的為改善失業率。試問印銀紙怎樣能夠改善就業情况?聯儲局購買MBS,最大的贏家依然是持有大量MBS的金融機構,以及等待鬆綁脫身的兩房(即房利美及房貸美);只要聯儲局所印銀紙沒有落到「大街」去,民間經濟怎會有起色?就業改善從何談起?


英擬改RPI計算法為省開支

美國即將面臨財政懸崖的難關,大幅削減聯邦政府開支與大規模暫停稅務優惠,雖然有望達到削赤目標,力保評級,但又恐怕會大大打擊經濟復蘇。白宮現任勞工政策經濟顧問泰臣女士,於是提出了一個似是而非的應變方案:建議民主共和兩黨可先同意取消前總統布殊的稅務優惠方案;待至明年雙方再研究再推減稅措施,這樣相信可即時避免評級被降之餘,亦可盡快回復增長動力。可惜此等援兵之計,根本就沒有解決問題。


英國政府為求節省每分開支,不惜向零售物價指數(RPI)打主意,向公眾諮詢修改零售物價指數計算方式。英國政府打正旗號表明希望修改計法可以拉近RPI與消費物價指數(CPI)的差距,但假如RPI改變計法,以RPI作參考指標的通脹掛鈎英國國債及退休基金回報率,將會相應回落,為英國政府省回數以十億鎊計的開支。可以預期,修改RPI的真正動機,是為政府省錢。


法國最近出了一位凡事講求公平原則的總統奧朗德。針對國內的貧富懸殊問題,他提出「劫富濟貧」,向有錢人徵收重稅,紓緩國家財政壓力。奧朗德的建議表面上贏盡大部分民眾的掌聲,但實際上說易行難。法國首富、LVMH集團創辦人阿諾特已率先帶頭落戶別國,向政府展示不受約束的能力。奧朗德其實明知「劫富濟貧」不是解決之道,奈何要爭取選民支持,唯有把政府無能導致經濟一蹶不振的社會矛盾,轉移到有錢人身上。


王冠一

冠一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

www.wongsir.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