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展局:「鄉村式發展」非一定建丁屋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24日 19:35
2012年09月24日 19: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發展局長陳茂波前日在新界東北諮詢論壇上,披露了政府擁有2100公頃住宅土地儲備,隨即引來質疑,政府為何仍急於開拓新界土地。發展局副秘書長陳松青昨解畫,強調該2100公頃土地,並非全是政府的土地儲備,當中1200公頃土地的規劃用途是「鄉村式發展」,只是未被利用或批租的土地,不一定用來興建丁屋,鯉魚門村、牛池灣村及薄扶林村亦是由「鄉村式發展」土地改建而成。


學者促解釋為何佔逾半

身兼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的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政府應向市民解釋,為何鄉村式發展土地於整體土地儲備之中佔逾半比例,但又不能用來興建公營房屋,滿足市民需要,才可消除市民的不滿情緒,「如果可以(撥出部分鄉郊土地建屋)的話,政府亦應研究,市民才會覺得政府有誠意解決房屋問題。」


未透露丁屋預留地比例

反對香港被規劃行動組成員陳劍青昨於港台《城市論壇》上批評,政府披露坐擁2100公頃住宅土地儲備,反映本港並非面對土地不足問題,而是土地分配不均,不應急於發展新界東北。新民主同盟范國威批評政府寧願捨遠就近,開拓新界大片土地,摧毁新界居民的後花園,「只要將起丁屋的1200公頃土地撥出十分之一用來起屋,已可紓緩房屋供應。」但陳松青說,扣除了鄉村式發展土地,及420公頃不適合發展的地段如斜坡或道路等,僅餘下480公頃住宅土地,故要再開拓其他土地,但沒解釋有多少鄉村式發展土地會預留興建丁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