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女兒內向、愛乾淨,小學讀女校,今年升中獲派男女校,是所不錯的學校,但女兒剛上學就天天投訴,覺得男孩子好臭,又不習慣同學講粗口,還有校長、主任總在四處巡視,向新同學問長問短。我已告訴她不能轉校,也明白她較「奄尖」,但心裏希望她能盡快適應學校生活,應該怎樣協助她呢?
升上中學,對孩子來說轉變極大,這女孩的反應頗為典型:面對一個嶄新的學習環境、陌生的校園文化,還有粗線條的男生……對開始進入青春期,對本身及異性身體好奇、重視自我形象及友伴的孩子來說,壓力可謂不少。例如自己的裙子歪了,在女孩中笑笑就完,但若有男同學在場,就可能令她難過一會兒了;又例如別人一句戲言:「你跟他坐一起」,也會令她敏感地坐立不安好幾天。她能向媽媽傾說部分感受,其實是好事。
耐心聆聽齊思考
孩子在適應期較為敏感,反應也強烈,媽媽面對訴苦的女兒,要耐心聆聽她的感受,嘗試理解她的困惑,不要否定或輕視她,嘗試提出不同角度讓她思考,例如認同她說的臭汗味和粗口令人覺得不整潔和粗魯,然後跟女兒一起思考:叫男孩別動可能嗎?抑或是保持課室空氣流通,或用手帕能改善一下嗎?至於老師們和新同學談話,內容是什麽?態度是嚴肅還是友善呢?
引導孩子把目光拉闊一點,想出一兩個解決、減輕目前困擾的方法,讓孩子有所啟發,都有助她在新環境找到出路。
另一方面,家長對新學校的教育理念、學習氣氛也要重新理解,譬如校長、主任四處巡視找新同學攀談,為何孩子認為是「盤問」呢?新同學友善嗎?愈能具體掌握孩子面對的改變,愈能理解她需要的支援,有效疏導她的不安。
資料提供﹕兒童教育輔導員(註冊社工)馮敬詩
升上中學,對孩子來說轉變極大,這女孩的反應頗為典型:面對一個嶄新的學習環境、陌生的校園文化,還有粗線條的男生……對開始進入青春期,對本身及異性身體好奇、重視自我形象及友伴的孩子來說,壓力可謂不少。例如自己的裙子歪了,在女孩中笑笑就完,但若有男同學在場,就可能令她難過一會兒了;又例如別人一句戲言:「你跟他坐一起」,也會令她敏感地坐立不安好幾天。她能向媽媽傾說部分感受,其實是好事。
耐心聆聽齊思考
孩子在適應期較為敏感,反應也強烈,媽媽面對訴苦的女兒,要耐心聆聽她的感受,嘗試理解她的困惑,不要否定或輕視她,嘗試提出不同角度讓她思考,例如認同她說的臭汗味和粗口令人覺得不整潔和粗魯,然後跟女兒一起思考:叫男孩別動可能嗎?抑或是保持課室空氣流通,或用手帕能改善一下嗎?至於老師們和新同學談話,內容是什麽?態度是嚴肅還是友善呢?
引導孩子把目光拉闊一點,想出一兩個解決、減輕目前困擾的方法,讓孩子有所啟發,都有助她在新環境找到出路。
另一方面,家長對新學校的教育理念、學習氣氛也要重新理解,譬如校長、主任四處巡視找新同學攀談,為何孩子認為是「盤問」呢?新同學友善嗎?愈能具體掌握孩子面對的改變,愈能理解她需要的支援,有效疏導她的不安。
資料提供﹕兒童教育輔導員(註冊社工)馮敬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