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課大半天,肚子已經咕嚕咕嚕響起來,幸好,小息鐘聲響起,我立即衝往小賣部「醫肚」。爸媽叮囑我,不要買不飽肚、不健康的零食,不過眼前小食的確很吸引,有紫菜、腸仔、夾心餅、薯片、蛋糕、紙包飲品等,我很想買,但又不知道它們是否健康小食,有沒有人可以教我怎樣才吃得健康?
根據衛生署資料,「小食」是指兩主餐之間所進食的小量食物或飲料,一般來說,兒童由於胃部容量較小,但活動量較大,一日三餐未必能充分補充日常所消耗的能量,或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因此孩子需要適當適量進食健康小食。養和醫院體格健康檢查部高級營養師(英國註冊)余思行補充,小朋友一天吃5至6餐是正常的,而吃小食時,應以不影響正餐胃口為原則,宜在正餐與正餐之間的中間時段吃。
有些孩子會到學校的小賣部購買小食,有些則由家長代為選購,然後讓孩子帶回校,余思行說﹕「6至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每天需要吸收兩至三份鈣,即一杯牛奶或乳酪,故可多選奶類、乳酪、豆漿等高鈣食物,而含有豐富澱粉質的食物如麵包這類可補充能量的小食亦不錯,不過高糖、高油、煎炸肥膩等營養價值低的小食則要避免。」
余思行表示想孩子食得健康,爸媽宜自行準備小食予孩子,例如吞拿魚三文治、麥包夾低脂芝士、豬仔包、提子乾、香蕉、原個蘋果和餅乾條等都是好味又健康的小食。
★可進食
水果乾﹕乾果健康與否,需視乎有否加入糖來製作,正如加入了大量糖分的芒果乾就不宜多吃,一盒提子乾等於1份水果,孩子每天宜進食兩份水果,故它適合作為孩子的小食,不過,要注意乾果的維他命C較新鮮水果少。
多穀物餅﹕包裝袋上的字眼未必可信,例如一些包裝上名稱為多穀酥餅,其實以高油分製成,故選購時要留意營養標籤,建議可選擇每100克有3克膳食纖維的餅乾。不過,纖維含量不被納入「1+7」的營養標籤中,故消費者選購時,宜多比較同類型產品,免被誤導。
梳打餅﹕相對一些夾心餅,梳打餅的油分、糖分較低,適合小孩食用,可是,由於它的味道較淡,很多小朋友不太喜歡吃,家長可嘗試加入低脂芝士或花生醬,吸引孩子進食。
營養條﹕纖維含量高且大多加入果仁,可提供足夠能量予小朋友,屬於健康小食。
乳酸類飲品﹕這些飲品含有益生菌有助腸道活動,雖屬健康小食,但有些糖分太高,宜選低糖者。
盒裝牛奶、朱古力奶﹕兒童需要吸收足夠鈣質,2歲的兒童可飲用低脂牛奶,5歲以上可飲用脫脂牛奶。如果小朋友不喜歡飲牛奶,亦可飲用低脂朱古力奶,又或是在牛奶中加入適量的朱古力粉或麥芽粉冲劑,以補充鈣質,但不宜加入高糖煉奶。此外,孩子亦可飲用高鈣豆漿。
★適量進食
紫菜﹕小包的日式紫菜熱量不高,可作為孩子的零食,但不能夠補充能量,而韓式的紫菜小食較多油分和調味料,不宜多吃。
果汁﹕留意營養標誌有否加入糖,宜選擇100%純果汁;小孩每天大約可吸收2至3份水果,而1杯果汁約等於2份水果,故可適量飲用。不過,孩子吃原個水果會較只飲果汁為佳,因為可同時吸收水果纖維。
標明不經油炸薯片﹕雖然有些薯片標明不經油炸,但烘焙時仍會加入油分,而且營養價值低,一星期只能吃1至2次。
★不宜進食
標明低糖紙包飲品﹕這類紙包飲品即使標明低糖,但含糖量只是比正常的減少約25%,糖分仍屬偏高,孩子經常吸收過量糖分,會令體重增加、容易蛀牙。而且這些飲品除糖分外,並沒有太多營養。
條裝腸仔﹕屬加工食品,多調味料、高脂肪,不屬健康小食範疇。
運動飲料﹕不建議用來當作孩子的小食,因為運動飲料含有高葡萄糖,適合連續進行1小時或以上劇烈運動人士飲用,不應視之為普通飲品。
蛋糕﹕蛋糕含有大量牛油和糖,部分蛋糕亦含反式脂肪,長期食用有可能影響心臟健康。
■選擇小食貼士
•每份小食熱量不宜多於125千卡
•飲品方面以250毫升或以下為佳
•不宜食用含有咖啡因和人造甜味劑的小食和飲料
資料來源﹕衛生署
資料提供﹕英國註冊營養師余思行
模特兒﹕羅紫熙
文﹕顏紫燕
編輯:顏澤蓉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