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陳先生今年56歲,目前月入共3.4萬元。其中,包括3萬元月薪,以及每月平均約4000元的股息及定存利息收入。由於他早年參與公司的公積金計劃,故毋須作強積金供款。同時,他可於60歲退休時,獲得一筆過150萬元的退休金。此外,陳先生現有港元存款及人民幣定存分別達80萬元及50萬元,及市值約150萬元的股票組合。
他暫未置業,現獨居於私人單位, 每月租金8,000元。扣除租金、7,000元生活開支及5000元贍養費後,每月可儲蓄1.4萬元。退休年齡將至前,未計及通脹估計可累積約67萬元現金儲蓄。按目前陳先生個人資產、每月儲蓄及退休金推算,假設股票市值變動不大,預料4年後他的累積資產可達港幣520萬元。
退休時資產料達520萬
不過,他現有的150萬市值股票組合,當中涉及20多隻股票。撇除4年後可獲得的150萬元退休金,股票佔其總資產約52%。事實上,隨退休年齡愈接近,承擔風險的能力將降低,加上,他對組合內的股票前景並不樂觀,組合每年股息回報亦僅約2%。筆者建議,他首要重整組合配置,將部分股票換成風險較低的資產包括債券及高息股等,目標回報可參考過去3年平均通脹率。這可減低資產貶值對其退休生活的影響。
陳先生正打算為退休作準備。假設他能活到80歲,即需要為退休後20年生活開支作準備。據表示,他計劃於退休前以150萬元置業,作退休後的居所,計及裝修、印花稅及佣金雜費等約20萬元,即合共170萬元。此外,他預計退休後的每月生活費維持於7,000元,連同前妻贍養費支出,每月開支合共1.2萬元。假設長期通脹率為3%,每年生活開支14.4萬元,年期20年,即他需要於4年後預備約220萬元退休金額,連置業及生活費則合共390萬元。
按陳先生現時的資產狀况,4年後收取的150萬元退休金,他應有足夠積蓄,安享晚年。不過,220萬元的退休費用只是按基本的生活質素計算,若他希望提升退休後的生活質素,可先置業,日後可考慮申請逆按揭計劃,將自住物業進行按揭,套取現金作生活費。
可多區物色合宜樓盤
然而,陳先生憂慮現時本港樓價太高,所承受的置業風險偏高。不過,眼見距離2016年退休年齡尚餘4年的時間,加上美國在今後4年內進入加息周期的機會十分高,因此,一旦本港隨美國調高息率,預料將對本港樓市會造成一定衝擊。因此,建議他可先在不同地區物色合適的樓盤,再分析相近樓盤的成交動向,多作分析後才作置業的決定。
雖然陳先生表示,可選擇在深圳以110萬港元置業定居,以節省置業及生活開支。不過,深圳的生活水平愈來愈高,故未必可大幅省減生活支出。而且,他亦要考慮在深圳定居後,要適應其社交生活及醫療支援等轉變。此外,陳先生未有透露是否有足夠的危疾及人壽保障。不過,他必須明白一旦不幸患上嚴重疾病,醫療費用將難以估計,這將可能打亂其退休計劃。
梁健兒
AMTD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務部 證券分析員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 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chlung@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投資風險。
他暫未置業,現獨居於私人單位, 每月租金8,000元。扣除租金、7,000元生活開支及5000元贍養費後,每月可儲蓄1.4萬元。退休年齡將至前,未計及通脹估計可累積約67萬元現金儲蓄。按目前陳先生個人資產、每月儲蓄及退休金推算,假設股票市值變動不大,預料4年後他的累積資產可達港幣520萬元。
退休時資產料達520萬
不過,他現有的150萬市值股票組合,當中涉及20多隻股票。撇除4年後可獲得的150萬元退休金,股票佔其總資產約52%。事實上,隨退休年齡愈接近,承擔風險的能力將降低,加上,他對組合內的股票前景並不樂觀,組合每年股息回報亦僅約2%。筆者建議,他首要重整組合配置,將部分股票換成風險較低的資產包括債券及高息股等,目標回報可參考過去3年平均通脹率。這可減低資產貶值對其退休生活的影響。
陳先生正打算為退休作準備。假設他能活到80歲,即需要為退休後20年生活開支作準備。據表示,他計劃於退休前以150萬元置業,作退休後的居所,計及裝修、印花稅及佣金雜費等約20萬元,即合共170萬元。此外,他預計退休後的每月生活費維持於7,000元,連同前妻贍養費支出,每月開支合共1.2萬元。假設長期通脹率為3%,每年生活開支14.4萬元,年期20年,即他需要於4年後預備約220萬元退休金額,連置業及生活費則合共390萬元。
按陳先生現時的資產狀况,4年後收取的150萬元退休金,他應有足夠積蓄,安享晚年。不過,220萬元的退休費用只是按基本的生活質素計算,若他希望提升退休後的生活質素,可先置業,日後可考慮申請逆按揭計劃,將自住物業進行按揭,套取現金作生活費。
可多區物色合宜樓盤
然而,陳先生憂慮現時本港樓價太高,所承受的置業風險偏高。不過,眼見距離2016年退休年齡尚餘4年的時間,加上美國在今後4年內進入加息周期的機會十分高,因此,一旦本港隨美國調高息率,預料將對本港樓市會造成一定衝擊。因此,建議他可先在不同地區物色合適的樓盤,再分析相近樓盤的成交動向,多作分析後才作置業的決定。
雖然陳先生表示,可選擇在深圳以110萬港元置業定居,以節省置業及生活開支。不過,深圳的生活水平愈來愈高,故未必可大幅省減生活支出。而且,他亦要考慮在深圳定居後,要適應其社交生活及醫療支援等轉變。此外,陳先生未有透露是否有足夠的危疾及人壽保障。不過,他必須明白一旦不幸患上嚴重疾病,醫療費用將難以估計,這將可能打亂其退休計劃。
梁健兒
AMTD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務部 證券分析員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 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chlung@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投資風險。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