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關焯照﹕民主黨缺乏危機感 前景暗淡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28日 21:35
2012年09月28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選舉過後,很多時事評論員和政治學者嘗試分析民主黨今年香港立法會地區直選的大敗原因。對筆者而言,這個結果根本是意料中事,因為無論在選舉前的民意分析和選舉策略兩方面,民主黨的表現可謂一塌糊塗,所以這次民主黨的大敗絕對是「自殺」,並非被其他人「謀殺」。


今次立法會選舉後,民主黨的領導層曾屢次向傳媒表明2010年中民主黨提出的區議會改良方案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因為根據當時浸大和港大的民調結果顯示,超過五成市民支持民主黨的立場。筆者亦認同民主黨的領導層的解釋,原因是中大亞太研究所的香港政黨支持度的民調結果也指出,在立法會通過民主黨的改良方案一個月後(2010年7月),民主黨的支持率曾升至15.8%(圖),創下自有調查紀錄以來的新高,這結果反映當時市民是頗接受這個改良方案。


但民意瞬息萬變,現在市民支持你並不表示他們會永遠支持你!讀者只要看看圖就會找到答案。在2010年7月後,市民對民主黨的支持度開始轉弱,到2011年3月已跌至8.1%,其後在這單位百分比水平上落足足維持了17個月,在立法會地區直選前的一個月(2012年8月),民主黨的支持度只剩7%,較2010年7月高峰期下降五成半。


筆者無意剖析民主黨的支持度急轉直下的原因,因為很多文章已有評述,但最有趣的是當中大亞太研究所的民調結果持續顯示民主黨出現「支持者流失」的情况,領導層理應在今年選舉部署方面做好「自保」的工作——例如怎樣才可以「減少議席損失」(minimize seat-loss)!但從民主黨的出選名單來看,領導層顯然感覺不到大難臨頭。


「成之成非成之成之日

敗之敗非敗於敗之時」

以新西選區為例,如果李永達和陳樹英其中一個退選或以一組形式出選,必定可以力保新西一個議席,但民主黨卻沒有這樣部署,反而選擇分拆李永達和陳樹英為兩隊參選。在選舉時,你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必須付出昂貴代價,當公民黨決定空降余若薇於新西,就等於在民主黨的棺材放下最後一顆釘子。筆者只好說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從來選舉都是自私的,「參賽者」必以自身利益為大前提,大家看到公民黨以余若薇為郭家麒大力吸票進入下屆立法會的舉動便是一個殘酷的現實。雖然最終余若薇未能取得一議席,泛民的支持者亦只能怪公民黨計算錯誤,或從來公民黨就只求在新西取下一席,假如余若薇能當選,這只可以說是意外驚喜!


有云:「成之成非成之成之日,敗之敗非敗於敗之時」,民主黨的領導層未有警覺選舉前十多個月已有不少支持者離棄他們,這絕對是死罪!更可笑的是在名單分拆方面也犯下嚴重錯誤。現在李永達提出要在新西做民調,要找出民主黨在這地區失去所有議席的原因。筆者認為現在研究死因為時已晚,民主黨應早在2011年3月危機初現時立即採取行動,分析民意變化,並盡快對症下藥解決難題。無奈民主黨卻嚴重缺乏危機感,加上領導層自以為是,這個選舉結果正好證明一個只靠「食老本」的政黨不可能在香港政壇永垂不朽。


筆者認為民主黨要「翻身」便需要大改革,例如領導層大換血,否則,最終命運只會淪為「蚊型黨」,屆時已恨錯難返,咁又何必呢!

作者是獨立經濟學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