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財務匯報局2006年底成立,主要工作是調查上市公司在審計上的不當行為,然而一直只有調查權,註冊、檢查及處分權則由會計師公會掌控。財匯局主席高靜芝昨日表示,已和會計師公會達成初步的共識,未來四項工作都會交由公會以外的獨立機構進行。
為與國際接軌 具體方案待討論
為了和國際的審計監管制度接軌,財匯局一直以來都與會計師公會討論改革問題。「要確保審計監管制度獨立於業界,才能成為一些國際監管機構的成員,參與它們的論壇。」高靜芝指出,「財匯局最近和公會的討論取得進展,大家都認同上述的大方向,預計於明年展開諮詢,並交上立法會討論。」
香港會計師公會副會長陳錦榮表示,雙方都對大方向表示認同,但細節仍需討論,例如何時及如何移交權力等,討論完畢後將向會員作出為期兩至三個月的諮詢。他又稱,雙方對檢察權交予財匯局這點沒分歧,但註冊及處分權於公會獨立出來後,交由哪個機構掌管,這點仍在研究當中。
財匯局轉介個案 僅1宗受處分
現時財匯局完成調查後,需交由公會決定是否作出處分。財匯局行政總裁甘博文指出,該局成立以來,僅1宗轉介個案最後受到處分,其餘仍在公會調查中。陳錦榮則指出,公會對聆訊及處分有其獨立機制,由非公會人士負責,公會無法控制聆訊時間的長短。
另外,高靜芝將於下月離開財匯局,盛傳她將轉任中央政策組顧問,而接任財匯局主席的是思捷(0330)前副主席潘祖明。高靜芝昨日仍未肯透露下任主席人選,只強調主席必定是非業界身分,同時對公會運作有充分認識。而在任六年,高靜芝稱,能把改革推向成形已十分高興,相信接任人可跟隨現時的時間表繼續推進改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