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兩懲教員為維持釋囚戒毒成功率涉「造假」,審訊後昨被裁定欺詐罪成。裁判官表示,雖然不接受兩人受上司指使而犯案的說法,但相信有一定數量的懲教員以不恰當做法行事。保安局長黎棟國表示,法庭不信納被告供辭,故毋須為一宗個案的被告的說話而覆檢工作。
案件押後至下月5日判刑。黎棟國表示,部門之後已有連串措施,減低可能出現的問題,懲教署是紀律部門,絕對不容忍任何人違法,一旦發現違法行為,必定按法律處理,亦會不時檢討制度。
官信一定數量人員不恰當行事
已離職懲教主任鄧貴文(48歲)及一級懲教助理梁肇榮(53歲)曾在審訊時稱,懲教高層在每月例會上曾作「不恰當指示」以保住成功率。惟暫委裁判官衛以寬認為,細閱有關會議紀錄後,要「好盡力及牽強」方能看出當中有鼓吹不恰當行為的意思,他又認為4名到庭作供的懲教高層證供清晰可信,案中亦無證據顯示上級曾作不恰當指示。
不過,裁判官相信有一定數量的前線人員奉行「一貫做法」,但希望只屬小眾。裁判官又說,兩被告雖為了自身利益犯案,但為人並非奸詐,只是多年來遭部分以不恰當做法行事的同僚灌輸了觀念。另外,懲教員或因經常目睹囚犯甫獲釋即再吸毒,情况令人氣餒,故建立了「做夠數就算」的態度;加上若「跟足程序」全面監管釋囚,工作量將大增,終令兩被告作出失當行為。
奇怪高層口徑一致 不覺不誠實
兩被告被捕後,更生計劃的成功率即大幅下跌。辯方曾質疑署方在事件曝光後方「執正嚟做」。但4名懲教高層作供時堅稱兩者完全無關、純粹巧合。裁判官表示對眾高層如此口徑一致感「奇怪」,但不認為他們不誠實。裁判官又分析,事件曝光後,署方或因此作危機管理、加強監管有關運作等,而部分過去以不恰當做法行事的懲教員又會因此「驚咗」,不敢再作違法行為,故令成功率受影響。
辯方資深大律師李定國昨呈上多封由兩被告妻子、前同僚等所寫的求情信,指兩人工作屢獲上級讚賞。事件中他們雖有得益,但並非牽涉金錢或貪污。辯方又說,鄧貴文雖已請辭,但由於尚未到退休年齡,故長俸「凍過水」;而梁肇榮雖早前因健康問題提早退休,並已取得長俸,未知是否要將之交出。辯方又提出倘兩人被判監,或要與其他犯人同囚;由昔日的同事監管兩人,亦有可能出現保安問題,望能判以非監禁式刑罰。
有退休懲教員表示,過往若犯人要求保護,或因案件、職業敏感等問題有需要接受保護,懲教署會評估是否需安排獨立囚室。至於保安問題,他則表示懲教員作為專業人士,不會選擇性管理囚犯,「當對方角色已經係犯人,懲教員就會一視同仁」。
【案件編號:ESCC5021/11】
案件押後至下月5日判刑。黎棟國表示,部門之後已有連串措施,減低可能出現的問題,懲教署是紀律部門,絕對不容忍任何人違法,一旦發現違法行為,必定按法律處理,亦會不時檢討制度。
官信一定數量人員不恰當行事
已離職懲教主任鄧貴文(48歲)及一級懲教助理梁肇榮(53歲)曾在審訊時稱,懲教高層在每月例會上曾作「不恰當指示」以保住成功率。惟暫委裁判官衛以寬認為,細閱有關會議紀錄後,要「好盡力及牽強」方能看出當中有鼓吹不恰當行為的意思,他又認為4名到庭作供的懲教高層證供清晰可信,案中亦無證據顯示上級曾作不恰當指示。
不過,裁判官相信有一定數量的前線人員奉行「一貫做法」,但希望只屬小眾。裁判官又說,兩被告雖為了自身利益犯案,但為人並非奸詐,只是多年來遭部分以不恰當做法行事的同僚灌輸了觀念。另外,懲教員或因經常目睹囚犯甫獲釋即再吸毒,情况令人氣餒,故建立了「做夠數就算」的態度;加上若「跟足程序」全面監管釋囚,工作量將大增,終令兩被告作出失當行為。
奇怪高層口徑一致 不覺不誠實
兩被告被捕後,更生計劃的成功率即大幅下跌。辯方曾質疑署方在事件曝光後方「執正嚟做」。但4名懲教高層作供時堅稱兩者完全無關、純粹巧合。裁判官表示對眾高層如此口徑一致感「奇怪」,但不認為他們不誠實。裁判官又分析,事件曝光後,署方或因此作危機管理、加強監管有關運作等,而部分過去以不恰當做法行事的懲教員又會因此「驚咗」,不敢再作違法行為,故令成功率受影響。
辯方資深大律師李定國昨呈上多封由兩被告妻子、前同僚等所寫的求情信,指兩人工作屢獲上級讚賞。事件中他們雖有得益,但並非牽涉金錢或貪污。辯方又說,鄧貴文雖已請辭,但由於尚未到退休年齡,故長俸「凍過水」;而梁肇榮雖早前因健康問題提早退休,並已取得長俸,未知是否要將之交出。辯方又提出倘兩人被判監,或要與其他犯人同囚;由昔日的同事監管兩人,亦有可能出現保安問題,望能判以非監禁式刑罰。
有退休懲教員表示,過往若犯人要求保護,或因案件、職業敏感等問題有需要接受保護,懲教署會評估是否需安排獨立囚室。至於保安問題,他則表示懲教員作為專業人士,不會選擇性管理囚犯,「當對方角色已經係犯人,懲教員就會一視同仁」。
【案件編號:ESCC5021/11】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