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陝西考古專家在一座戰國時期的古墓中發現2000年前的牛肉,牛肉存放在一銅敦內,雖然已經碳化,但仍能用肉眼看到一根一根的肉絲,保留的腱膜還有彈性。專家推測,銅敦封閉嚴實,令牛肉得以保存至今。
肉塊碳化 腱膜仍有彈性
《華商報》報道,考古人員2010年從西安臨潼區一戰國墓中掘出古代食器銅敦,直徑20厘米,但由於銹蝕嚴重無法揭開,於是送到實驗室,由專家用鑿子慢慢鬆開上下接口處,幾經努力終於將銅敦打開。除了有刺鼻酸味外,考古人員還發現裏面裝滿一塊塊碳化的物體,掰開後可以看見白色的彈性肌腱膜和一根一根的肉絲。
據推測,由於銅敦密封,而且該肉製品可能本已經風乾處理或都被製成臘肉,故可以保存2000年。
肉塊碳化 腱膜仍有彈性
《華商報》報道,考古人員2010年從西安臨潼區一戰國墓中掘出古代食器銅敦,直徑20厘米,但由於銹蝕嚴重無法揭開,於是送到實驗室,由專家用鑿子慢慢鬆開上下接口處,幾經努力終於將銅敦打開。除了有刺鼻酸味外,考古人員還發現裏面裝滿一塊塊碳化的物體,掰開後可以看見白色的彈性肌腱膜和一根一根的肉絲。
據推測,由於銅敦密封,而且該肉製品可能本已經風乾處理或都被製成臘肉,故可以保存2000年。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