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過去1年,內地通過限購等行政管制手段拉住了如脫韁野馬般上漲的房價。但長效政策的缺乏和調控導致的供給萎縮,讓房價暴漲的預期再度升溫。
官方近來放出風聲,稱樓市調控下一步的着力點將是房產稅試點擴容。一時間,圍繞着房產稅「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和「是否可行」,各方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樓市調控等待「後勁」
2012年下半年,受利率下調和剛需釋放影響,內地樓市開始出現明顯的回暖迹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表示,此前的一輪調控雖然取得階段性成果,但也陷入一個「怪圈」:政策只能愈來愈緊,一有鬆動迹象就會導致房價反彈。
在樊綱看來,打破這一僵局的關鍵在於盡快用房產稅等經濟手段來替換限購等行政安排。這樣一方面能為樓市調控找到「後勁」,另一方面伴隨着原有限制的放開,房地產市場也可以更加健康穩定的發展。
官方也開始有所動作,中國財長謝旭人日前明確指出,將穩步推進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也強調說,房產稅擴容肯定是大方向。
房產稅遭遇「無效」指摘
雖然房產稅的開徵被認為既能為樓市調控提供助力,也可以改變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過度依賴,但認為房產稅「無效」的也大有人在。
反對者表示,從是否合理的角度看,房產稅是財產稅的一種,徵收財產稅的前提是財產歸個人所有。但目前中國實行的是土地公有制,購房者只享有土地70年的使用權,並且買房時已經支付了70年使用權的租金,所以再重複徵收房產稅是不合理的。
從是否有效的角度講,羊毛出在羊身上,房產稅的開徵最終會推高房價,加重購房者的負擔。
對此樊綱反駁說,英國的住房大都是租賃,但同樣也徵收房產稅。他強調,沒有完美的制度,房產稅在經過十幾年的討論後已經成熟,如果沒有效果,那只可能是稅率太低或者範圍太窄。
房產稅推廣「思易行難」
在「不合法」、「沒有用」等較為極端的指摘外,更多的人將目光集中在房產稅的可行性上。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志強就表示,現在不是說該不該收的問題,而應討論怎麼收才合理。如果不考慮周全,房產稅的推廣就是搶錢。
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也強調了「程序正義」。她表示,在改革開放初期,為適應形勢發展,很多稅收制定權下放到了國務院。對於房產稅這樣一個涉及到13億人生活的稅種,應該放到全國人大討論。而在提交全國人大前,首先要做的是明確稅收的意圖和標準,否則推廣下去,只會一團糟。
在爭議聲中,房產稅推廣的腳步也顯現出放緩的勢頭。國家稅務總局日前在回覆網民留言時,否認了湖北第三個試點房產稅的傳言。該機構表示,房產稅擴容方案及細化的徵收標準和辦法尚未最終確定,對其抑制房價的作用不能高估。
馮其十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