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8歲念小二的兒子很活躍,經常玩到一身臭汗。返學兩星期以來很不開心,因為班上的女孩都嫌他臭,排斥他,還取笑他。 我叫他在背部墊上毛巾,他說這會令他感到更熱更多汗。我想向老師投訴,兒子就哭着說不好,請問應如何處理此事?
這時期孩子的確喜歡玩耍,活動量大,自然出汗較多,有體味也可以理解。而學校就像一個小社會,孩子們要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包括包容短處,若小朋友之間出現排斥,我們不單擔心傷害小朋友的自尊,也涉及引導一眾孩子建立同理互諒的品德,是不能忽視的問題。
先請班主任協助觀察
孩子願意說出感受,當然要正視。家長可以先了解小朋友在學校的整體生活情况﹕例如他的儀容,除了汗味,還有其他問題嗎?說話態度如何?在學校和哪些人玩?與同學相處時的感覺如何?家長也可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的社交技巧及人際關係整體表現。
要注意,現階段家長是希望了解孩子在校內的事情,而並非投訴;是希望請班主任留意、協助觀察。若發現同學們確因孩子汗味而出言排斥,班主任可以循循善誘學生們接納對方不足、欣賞對方優點;若發現是孩子過於敏感、或在人際關係技巧上出現問題,也可與家長詳談,以及讓孩子參加一些社交學習小組,助孩子跨越障礙,達到全人健康成長的目標。
投訴令孩子對立更複雜
若現在只聽孩子一面之辭,便以投訴的態度處理這事,其危險不但在於令孩子們都被標籤成「闖禍」,而且一下子把孩子和同學分成對立兩派,令事情更複雜。因此家長可私底下找老師,訴說自己的擔心,並請老師協助,一來可從實情了解,也可達到保護孩子的目標。
資料提供﹕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高級督導主任李潔露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