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LED燈行業有望走出低谷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04日 06:35
2012年10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需求不振、生產成本上升,以及核心生產技術掌握於海外龍頭企業手中等負面因素,拖累去年內地LED照明業前景暗淡。LED燈雖然有節能環保的優點,但因售價偏高,政府的補貼政策未能改變消費者的習慣。不過,LED燈普及化將加快推動,LED照明業曙光初現,相關股份有望重見光明。

以往國家一直依賴補貼政策扶持LED照明業,據《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至2015年內地LED內照明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人民幣,LED照明產品佔通用照明的30%,重點培育20至30家龍頭企業。而5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節能惠民工程將安排22億元人民幣支持LED燈的使用,資金將用於推廣LED室內照明產品1000萬隻、LED室外照明產品100萬隻,以及加大農村及偏遠地區推廣力度等項目身上。

政策鼓勵淘汰白熾燈 利LED燈需求

雖然有多項補貼政策支持行業發展,但LED燈的普及率不高,這與LED燈的售價遠比白熾燈貴有關。LED燈泡的售價約8元至25元人民幣一個,較2至3元人民幣一個的白熾燈泡貴數倍以上,縱使購買LED燈可享補貼但價格差距仍大,未能刺激消費者更換意欲。

此外產能過剩、生產成本上升及未掌握核心技術等問題持續阻礙行業健康發展,據統計內地LED照明的企業逾8000家,由於未掌握核心芯片技術,大部分企業以從事下游組裝為主。產能過剩加上LED燈遲遲未普及化的影響下行業競爭異常激烈,此外熒光粉及工資持續上升令企業盈利能力大降,據悉著名LED燈生產基地的佛山市有約一成企業倒閉,其他地區亦相繼出現倒閉潮。

全行業處於嚴峻狀態,幸運地本月起淘汰白熾燈路線圖正式踏入第2階段,內地禁止進口及銷售100瓦及以上白熾燈,隨着白熾燈供應減少,部分需求將流向LED燈,行業有望走出低谷。

黃瑋傑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