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今年6月底實施強制驗樓和驗窗計劃,但現時樓宇顧問及維修工程費用參差,測量師學會遂委託城市大學研究,蒐集185幢首次檢驗及維修的大廈,分析所需金額,加入通脹因素後,發現每個單位平均支付承建商的費用,介乎3.8萬至6.8萬元;顧問費則介乎數千至1萬多元,望增加收費透明度供業主參考。
測量師學會早前委託城大就政府強制驗樓計劃,研究維修保養工程費用參考指標,蒐集185幢在2005年至2010年首次進行檢驗及維修工程、30年樓齡或以上大廈,按今年首季工程費用指標計算有關費用。
視乎樓齡單位數目
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何鉅業表示,首批強制驗樓及驗窗的目標樓宇料於本月內接獲通知,由於現時業界沒有清晰的收費標準,因此制定有關指標。根據指標,30年樓齡以下樓宇維修工程費用,每個單位介乎3.8萬至6.5萬元;30年樓齡或以上的大廈,每個單位則介乎4.4萬至6.8萬元。此外,業主同時須聘請另外的測量顧問勘察樓宇及監工。
何指出,在顧問費指標方面,首階段樓宇勘察顧問費,介乎約1000元至2500元;而次階段的樓宇改善及維修顧問費,指標為承辦商整項工程費的6%至10%,即整體介乎數千至1萬多元。他舉例,若以樓齡超過30年、有50個單位的樓宇計算,每個單位的驗樓維修連同顧問費,約為5萬至6萬元。
何鉅業說,以往業界出現顧問費收費偏低、質素差,但工程費偏高的情况,並容易出現「圍標」。他說,期望透過定期公布驗樓及顧問費的收費指標,加強行業透明度供業主參考,有助挑選合資格公司維修樓宇,避免誤墮收費陷阱,並改善業界整體水平。
望指標助業主選合資格公司
強制驗樓和驗窗計劃實施後,全港樓齡達30年或以上樓宇,收到屋宇署發出驗樓通知書的半年內,須自行委任合資格註冊人士檢驗及維修樓宇,首階段受影響舊樓達2000幢。屋宇署發言人表示,已於上月向首批500幢目標樓宇發出驗樓通知書。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