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寫這篇文章要很小心,我並非「梁粉」,我反對「西環治港」。有了這層鋪墊,我才敢說下去,因為我活在敵我分明的香港。
國慶海難,李剛探望傷者、調派打撈船,被千夫所指「抽水」,「干預香港內政」。
根據網民的邏輯,不是救援卻去醫院探望的人,都在抽水。那麼難道李嘉誠去醫院探望也是「抽水」?難道個個都坐在家中默禱才叫「有心人」?
中聯辦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位置?有人把中聯辦理解為「駐港大使館」,指國際慣例,駐當地大使館人員只會發弔唁慰問傷者,而不會派外交官探訪傷者云云。
這明顯是無知。
駐外地的大使館人員,當所駐之地發生重大意外事故,特別意外人員和大使館是同一國家,基於禮儀,大使也會到現場探望。
例如今年8月,贊比亞發生礦難,很多中國公民涉及其中,中國駐贊比亞大使便到了當地的醫院探望慰問。
調派打撈船,究竟是否「干涉內政」?國民在外出事,外使甚至會要求當地的警方全力調查,難道也是「越俎代庖」?
複雜的是,香港人在香港遇害,是否可以理解為,中國公民在外地遇害?中國的大使是否也應該出現?按道理,香港人在香港出事,毋須使節慰問;但香港人又同時是中國人,如果中聯辦就是駐香港的使館人員,李剛的探望,又符合國際禮節。
但問題是,香港是中國一部分,李剛之於香港不可能是「外交使節」,那究竟中聯辦是什麼角色?
香港人對李剛的反感,其實是「驚弓之鳥」,對西環治港的強烈恐懼,迫使我們步步為營。中港關係的破洞,有待維修。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