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羅致光撐長者津貼設申報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06日 06:35
2012年10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原意為增加對長者經濟支援的「長者生活津貼」,演變為政府與新一屆立法會的首個角力場。扶貧委員會籌委會成員羅致光與所屬的民主黨唱反調,支持計劃要有簡單資產申報機制,否則政府開支每年要增加50億元,令其他扶貧工作亦會「被廢武功」。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章明亦認為設資產上限的做法合理,若所有長者可獲雙倍生果金,以香港目前稅收,日後將難以負擔。


梁振英昨日表明,「長者生活津貼」再無放寬空間,稍後會向立法會「原原本本」交代政府理據,立法會與政府都是受社會監督,若兩者持不同立場,社會會作裁決。


梁振英:無放寬空間

扶貧委員會籌委會成員羅致光昨出席電台節目表示不贊成計劃設入息審查,但他與所屬的民主黨立場不同,認為應設立簡單申報制度並配合抽查,若政府不引入申報機制便發放津貼,估計政府每年要多花50億元。「我完全明白,如果取消入息申報的話會多很多長者支持,但我知道現時經濟雖然問題不大,但長遠會有很多隱憂,所以作出政策決定時,始終要一個謹慎的原則。」


羅致光補充,「長者生活津貼」並非一次性的紓困開支,而是恆常開支,而且每年會增加,影響政府財政,並影響其他扶貧工作,例如會減少其他福利機構對扶貧的投入,「扶貧工作便要廢一半武功」。他說,若要幫不同情况的長者,社會需要更多時間討論。


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章明亦表示,「長者生活津貼」設資產上限的做法合理。他指出,長者人口由今年開始會持續增加,若劃一所有長者可獲「雙倍生果金」,以香港目前稅收,社會日後將難以承擔。陳又指出,目前資產上限是以公屋申請資格作依歸,他認為水平合理。


專家倡社會討論加稅

對於各政黨紛紛推出調整方案,陳章明認為政黨出自好心,但擔心「好心做壞事」,若政府撤銷限制便等同開了「期票」,或會令下一代加重負擔。「政黨立場盡量爭取長者福利,是一個責任,當然政府亦有責任要守住一個死線。這死線影響到整個社會的付出和收支平衡,政府亦有責任將此數據給大家作清晰討論。」


陳章明認為,新政策已非單純長者議題,理應讓社會討論,作長遠政策考慮。「如果整個社會願加稅支援老年人口,也是好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