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的GDP增長雖然比往年放緩,全年預計仍可達到7%至8%的水平,放諸全球始終屬於最快的大國之一。可是,A股的表現卻差不多是倒數第一。以收市價計算(10月5日收市止),美股今年漲12%,距離2007年的歷史高位只差4%。歐洲方面,德國、法國、英國分別升25%、9%、5%,甚至歐豬希臘及意大利亦升22%及5%。上證今年卻跌5%,只比西班牙跌7%好一點。
上證跑輸全球主要股市
原因是人所共知的結構性問題、私人投資熱情不足、房地產投資放緩等。
歐洲雖然經濟前景難看,但歐央行「曬冷」的行為買起了市場。中國方面卻「就住就住」,至今除了加快基建投資審批外,市場期望的貨幣政策放鬆仍見不到明顯的力度。
市場情緒亦隨之跌到冰點。換手率(Velocity)跌到9月時的131%(以年率計),處於自2006年以來第20個百位數,亦遠低於過去中位數177%。留意歷史當中包含農新年及聖誕節等兩個「淡月」,筆者相信如將之剔除則百位數應會更低,更加突顯現投資者對A股的悲觀。要補充一點,筆者選用2006年開始的數字是為免股改對時間序列(Time Series)屬性(Characteristics)的扭曲。
換手率跌至極低水平
從另一個角度看,亦是筆者最常用的估值方法,上證8月份的市帳率為1.5倍,是過去15年的歷史低位。筆者沒有水晶球,不知道市帳率會不會續創新低,但相信市場那麽悲觀而估值那麽低微的日子只佔我們投資生涯中很短的段時間。 這個邏輯跟筆者早前分析恒指是同一個道理。
上證市帳率處歷史低位
如果「This Time is NOT Different」,如果讀者跟筆者的信念一樣,相信股市周期由貪婪與恐懼所主宰,現在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中信證券(6030)今年市帳率約為1.4倍。由於H股上市時間太短,筆者用A股的歷史數據作參考。如保守地以第30個百位數,即1.8倍做為目標,中信證券起碼值18港元。如果能回到中位數的2.4倍,股價更應值24元,潛在回報達71%。筆者相信中信證券已具備「飈升股」的條件。
為什麽是5年一遇良機?並非科學的預測,只是從月線圖觀察過去20多年上證底部相距平均約為4年至5年。
9月開始加價 玖紙開始發力
玖紙(2689)是其中一只筆者提過的「炒底股」(2012年5月29日《屢次「大難不死」 玖紙博得過》),可惜股價由當時的5元繼續下跌,於7月26日更跌到最低3.1元,及後隨大市回升。股價於上周四在花旗及摩通合力唱好下(摩通其實唱好理文造紙(2314),但行業因素對於包裝紙業這個高度商品化的行業絕對是一個股價最重要的催化劑)當天爆升10%。昨天收報4.49元。
花旗及摩通唱好理據為玖紙及理文均於9月加價。玖紙每噸加人民幣50元(約2%),並打算年底前再加100元(3%至4%),反映造包裝紙業終於重獲提價能力。筆者選玖紙的邏輯是,於經濟周期的最低點,買入啤打值(Beta)最高的公司,當經濟周期復蘇時應能獲得巨大回報。當然前提是這個公司不會被這次大浪浸死,筆者認為玖紙正是首選之一。玖紙今年市帳率只有0.7倍,遠遠低於中位數1.8倍。就算保守地用1倍做目標,玖紙亦應值6.35元,有53%的潛在回報,亦是另一只「飈升股」。
股飈
逢周二、周五刊出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