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央行「硬來」 救市才有效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09日 06:35
2012年10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提到港股正醞釀向上突破。雖然大市的成交尚未突破,但「邊際上」已有些改善,人心亦似乎由看淡變得較為觀望,現時這個轉變的方向似乎利好港股。


此外,最近的股巿回升,只是一個暫時現象,還是另一個牛巿的開始?我的看法是,一個央行帶動的升巿可能已經展開,從某角度看,央行今回全力推動利率,並將維持低利率一段時間,並希望藉此帶動企業投資。不過,利率低企未必帶動企業投資,因多廉宜的資金都是要還錢的,若企業對盈利預期沒有信心,很容易傾向不做不錯,這便是日本的經驗。


政府入市 建構市場預期

至於央行行動若要取得最大成效,可能要考慮在最後關頭,乾脆直接買入ETF(交易所買賣基金)或指數基金,情况與港府在1998年時的入市有些類似。當然,這樣的行動有不少「硬來」成分,但想深一層,其實全力推動利率,以及用各種方法「印銀紙」,本身已屬「硬來」,問題是各國政府和央行會否再走多一步而已。


理論上,政府直接買入ETF或指數基金,效果就是令巿民和企業有些意外收穫的感覺,情况如伯南克從前提及的從直升機上不斷拋下銀紙的效應。歸根究柢,企業投資取決於利潤預期,若預期利潤低,利率再低可能也是無助投資。從這角度看,保留最後一招作最後關頭時採用,似乎是值得考慮。當然,若能不用這樣做但仍取得同樣的效果,那會是最好。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