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50歲的日本幹細胞學家山中伸彌曾表示,得到今天的成就,父親是對他影響最深的人。1970年代日本經濟起飛,其父是一間生產縫紉機零件工廠的老闆,山中小時候就喜愛拆解機械、時鐘等,但卻無法將機械恢復原狀,常被母親責罵。按照日本傳統文化,作為家中獨子的山中應繼承父業, 但其父認為他沒有做生意的天分,遂勸他當醫生。
父料沒天分營商 勸從醫
山中念高中時,因閱讀醫師德田虎雄的著作《只有生命是平等的》而深受影響,希望學醫。喜愛打欖球的他,起初希望成為整形外科醫生,希望治療因運動造成的骨折患者。
1987年他自神戶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於大阪醫院整形外科擔任臨牀研修醫生。他曾透露,別的醫生20分鐘可以做完的手術,他卻要花上2小時,還因此被譏笑技術差。他還說,山中這姓氏在日文發音是yamanaka,結果常被人開玩笑念成「邪魔中(jamanaka)」,意思就是礙手礙腳。
睹父糖尿病之苦 決心研究治病
他表示,在接觸過一些 罕見疾病或受重傷的病者後,了解到分析病因的基礎研究很重要,於是走上研究之路。另外,父親58歲時死於糖尿病,受病魔折磨一段很長時間,山中不想其他病人承受其父當年所受的苦楚,亦更決心研究治療疾病方法。山中曾憑iPS細胞的研究,獲得2008年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同年獲美國《時代》雜誌選為「世界百大影響力人物」。他現為京都大學醫學教授。
被稱為美男子的山中,在日本公眾中人氣很高。他少時不念書、只顧玩球等經歷,也與過往一些愛唱歌愛玩的日籍諾貝爾獎得主有相似之處。
綜合報道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