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筆者上周表達了撤銷長者生活津貼(生果金)資產審查,乃迫不得已後,不少評論持相反觀點,認為支持撤銷審查,既民粹,亦缺乏長遠政策視野。民粹是非常嚴重的指控,我想,我有責任再闡明想法。
社會保障有三種型式:社會保險(social insurance)、社會援助(social assistance)和社會津貼(social allowance)。生果金屬於社會津貼一類,這種津貼本意是為特定的社會需要予以補助,從1973年設立生果金的原形「老弱津貼」開始,政府的包裝一直是敬老、讓長者經濟獨立。但我們不要忽略,殖民地年代開始,它成為政府綏靖安老福利的擋箭牌,結果一直沒有為長者承擔具體的福利政策,保險、援助形式幾近薄弱。
先論社會保險,目的是為應對生命遇上變故時設立的安全網,本來強積金有應對退休生活的功能,但2000年才設立,更常被批評投資虧蝕,市民得享成果已是數十年後的事,無助解決當下老人貧窮;然後,我們只剩下綜援作為長者的社會援助,社會援助目的是透過界定貧窮線給予救濟,讓弱勢有基本生活,根據統計處及社會福利署數字,今年8月領取綜援的老年人口為15萬人 ,但貧窮長者總數逾32萬,也就是至少有17萬長者不符領取綜援資格,卻以領取生果金過活,結果是生果金補助了綜援功能。
如果大家認為生果金是長遠政策,我是錯的,因為張局長表示新制度受惠人數有40萬,超過貧窮人口,而設立資產審查,確可修訂生果金更近似援助形式,脫離敬老原形。但我認為錯的政策,不會因為把它「優化」便成為好方向。問題在於,以直接卻微薄的生果金津貼,取代老人扶貧的應當供給的福利,非應走之路。下篇我會嘗試論證,這,只是另一種短視福利政策。
作者是民主黨南區區議員、左翼21成員
社會保障有三種型式:社會保險(social insurance)、社會援助(social assistance)和社會津貼(social allowance)。生果金屬於社會津貼一類,這種津貼本意是為特定的社會需要予以補助,從1973年設立生果金的原形「老弱津貼」開始,政府的包裝一直是敬老、讓長者經濟獨立。但我們不要忽略,殖民地年代開始,它成為政府綏靖安老福利的擋箭牌,結果一直沒有為長者承擔具體的福利政策,保險、援助形式幾近薄弱。
先論社會保險,目的是為應對生命遇上變故時設立的安全網,本來強積金有應對退休生活的功能,但2000年才設立,更常被批評投資虧蝕,市民得享成果已是數十年後的事,無助解決當下老人貧窮;然後,我們只剩下綜援作為長者的社會援助,社會援助目的是透過界定貧窮線給予救濟,讓弱勢有基本生活,根據統計處及社會福利署數字,今年8月領取綜援的老年人口為15萬人 ,但貧窮長者總數逾32萬,也就是至少有17萬長者不符領取綜援資格,卻以領取生果金過活,結果是生果金補助了綜援功能。
如果大家認為生果金是長遠政策,我是錯的,因為張局長表示新制度受惠人數有40萬,超過貧窮人口,而設立資產審查,確可修訂生果金更近似援助形式,脫離敬老原形。但我認為錯的政策,不會因為把它「優化」便成為好方向。問題在於,以直接卻微薄的生果金津貼,取代老人扶貧的應當供給的福利,非應走之路。下篇我會嘗試論證,這,只是另一種短視福利政策。
作者是民主黨南區區議員、左翼21成員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