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強積金「半自由行」於下月1日實施,僱員可每年一次把其供款由僱主選定的受託人一筆過轉入自選戶口,屆時強積金中介人亦可直接向235萬名打工仔推廣計劃。但積金局強調,中介人不可向行使轉移權的客戶收取任何費用及須說明有否收取佣金,否則可被刑事或紀律制裁。
積金局資料顯示,在「僱員自選安排」生效後,可轉移的強積金資產會由總資產值的41%,即1576億元,增至67%,即2575億元;本港現行509間註冊中介公司,屬下共32,577名註冊中介人員,其推銷對象亦由僱主、自僱者及保留帳戶持有人,擴大至全港235萬名打工仔,以推銷、代理在港19家受託公司的強積金計劃。
須說明有否收佣金
配合新措施,積金局會引入的法定註冊制度,要求上述中介人在兩年內重新註冊,並遵從法定操守指引,僱員雖可直接與受託人辦理轉移強積金手續,但若選用中介人服務,該中介人不可向有關客戶收取任何費用,並說明會否因客戶選擇之計劃或基金而獲得佣金、花紅,以至所得利益的差異。
另外,中介人日後要向客戶出示印有註冊編號、隸屬公司及業務性質的名片,售前作「適合性評估」、披露所有收費或收取佣金之詳情、予文盲或小學程度以下等客戶額外支援,包括讓一朋友在旁見證及辦理售後確認錄音;如客戶所選的基金風險水平高於評估,中介人也要在7天內予其電話錄音或書面確認。
積金局:已加強監管機構合作
積金局營運總監羅盛梅指出,目前的中介人有75%來自保險業、24%來自銀行、1%來自證券公司,當局已加強保監處、金管局及證監會的合作,以調查投訴,再交當局制裁,若有違反指引的中介人,可被公開譴責或撤銷牌照,而無註冊者更會被刑事檢控,最高罰款500萬元、監禁7年。
另鑑於註冊中介人由年初的3萬人增至現時近3.3萬,積金局已增加部門人手執法,又會在網上發放公開紀錄冊,供市民查閱中介人資料,以及其過去5年有否被制裁之紀錄。羅盛梅相信,在新的法定規管下,中介人難以在街上兜售客戶。
香港保險業總工會理事長張偉良表示,歡迎新的規管制度增加法律約束,令行業能更專業,又認為中介人增加只屬一時,派傳單、電話推廣等活動也只會在短期出現,因客戶每年只有一次轉移權,估計半年後上述情况會退卻,新規定對業界也無大影響。
積金局資料顯示,在「僱員自選安排」生效後,可轉移的強積金資產會由總資產值的41%,即1576億元,增至67%,即2575億元;本港現行509間註冊中介公司,屬下共32,577名註冊中介人員,其推銷對象亦由僱主、自僱者及保留帳戶持有人,擴大至全港235萬名打工仔,以推銷、代理在港19家受託公司的強積金計劃。
須說明有否收佣金
配合新措施,積金局會引入的法定註冊制度,要求上述中介人在兩年內重新註冊,並遵從法定操守指引,僱員雖可直接與受託人辦理轉移強積金手續,但若選用中介人服務,該中介人不可向有關客戶收取任何費用,並說明會否因客戶選擇之計劃或基金而獲得佣金、花紅,以至所得利益的差異。
另外,中介人日後要向客戶出示印有註冊編號、隸屬公司及業務性質的名片,售前作「適合性評估」、披露所有收費或收取佣金之詳情、予文盲或小學程度以下等客戶額外支援,包括讓一朋友在旁見證及辦理售後確認錄音;如客戶所選的基金風險水平高於評估,中介人也要在7天內予其電話錄音或書面確認。
積金局:已加強監管機構合作
積金局營運總監羅盛梅指出,目前的中介人有75%來自保險業、24%來自銀行、1%來自證券公司,當局已加強保監處、金管局及證監會的合作,以調查投訴,再交當局制裁,若有違反指引的中介人,可被公開譴責或撤銷牌照,而無註冊者更會被刑事檢控,最高罰款500萬元、監禁7年。
另鑑於註冊中介人由年初的3萬人增至現時近3.3萬,積金局已增加部門人手執法,又會在網上發放公開紀錄冊,供市民查閱中介人資料,以及其過去5年有否被制裁之紀錄。羅盛梅相信,在新的法定規管下,中介人難以在街上兜售客戶。
香港保險業總工會理事長張偉良表示,歡迎新的規管制度增加法律約束,令行業能更專業,又認為中介人增加只屬一時,派傳單、電話推廣等活動也只會在短期出現,因客戶每年只有一次轉移權,估計半年後上述情况會退卻,新規定對業界也無大影響。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