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由於今年「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在物理學獎公布前,不少專家都看好相關研究今年有機會奪獎,法國原子能委員會物理學家克萊恩(Etienne Klein)更呼籲評審團「冒險」把獎頒給「上帝粒子」先驅希格斯(83歲)和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可是最後「上帝粒子」並未獲得垂青。粒子物理學專家、香港大學物理學系的潘振聲博士向本報說,對結果「不感失望」,因為「獎項有時要看時機」。
潘振聲解釋,CERN今年7月雖公布在實驗中發現新粒子,但還需要更多實驗,才能證實其性質是否與希格斯玻色子脗合。但他深信,待遲些有關研究仍可望獲獎。諾貝爾科學獎評審團向來都較傾向審慎,像今年醫學獎頒給6年前在幹細胞研究取得突破的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已算相對罕見。
潘振聲解釋,CERN今年7月雖公布在實驗中發現新粒子,但還需要更多實驗,才能證實其性質是否與希格斯玻色子脗合。但他深信,待遲些有關研究仍可望獲獎。諾貝爾科學獎評審團向來都較傾向審慎,像今年醫學獎頒給6年前在幹細胞研究取得突破的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已算相對罕見。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