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提到,可能要歐美經濟及企業前景半生不死,港股的前景才是最好。驟眼看來,這看法好像有點難以理解,蓋不少人認為要歐美的市場好轉,香港的經濟和企業的前景才會好轉。不過,想深一層,這看法亦不難明白。
歸根結柢,現時環球投資市場的特徵是,大部分資金始終源自歐美,對在歐美管理資金的人士而言,香港和亞洲是很遙遠的地方,他們對亞洲的企業和家族,亦不是很了解和信任。若歐美的股巿和企業前景仍有機會,相信他們寧願會把資金投入了於他們比較熟悉的歐美市場和企業。近年環球投資市場的一大趨勢,是投資者似乎愈來愈不相信「故事」,寧願把資金放在債券、房託等等不會輸大錢的投資工具上,在股票投資資金的「餅」愈縮愈細的情况下,香港和新興市場的成交在上半年一直下跌,是可以理解,這亦是港股在上半年表現一般的主要原因。現時一個值得問的問題是,這情况會否在未來出現改變。
亞洲家族企業為主 外資存戒心
以慧雅之見,一個簡單的答案是,條件是有的,但要將之兌現,牽涉很多挑戰,不是容易解決。就目前的情况看來,慧雅認為「低位反彈」的機會不小,但究竟在歐美管理資金的人會否願意持續把多些資金投資在港股,慧雅實在有些疑問,這其中牽涉不少主觀和結構性因素,不是容易解決的。在亞洲,不少大企業都是家族公司,不少「老外高層」和「歐美大眾」對亞洲的公司和家族企業不大認識,又或存有戒心和不信任,這結構性問題是不易得到解決。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歸根結柢,現時環球投資市場的特徵是,大部分資金始終源自歐美,對在歐美管理資金的人士而言,香港和亞洲是很遙遠的地方,他們對亞洲的企業和家族,亦不是很了解和信任。若歐美的股巿和企業前景仍有機會,相信他們寧願會把資金投入了於他們比較熟悉的歐美市場和企業。近年環球投資市場的一大趨勢,是投資者似乎愈來愈不相信「故事」,寧願把資金放在債券、房託等等不會輸大錢的投資工具上,在股票投資資金的「餅」愈縮愈細的情况下,香港和新興市場的成交在上半年一直下跌,是可以理解,這亦是港股在上半年表現一般的主要原因。現時一個值得問的問題是,這情况會否在未來出現改變。
亞洲家族企業為主 外資存戒心
以慧雅之見,一個簡單的答案是,條件是有的,但要將之兌現,牽涉很多挑戰,不是容易解決。就目前的情况看來,慧雅認為「低位反彈」的機會不小,但究竟在歐美管理資金的人會否願意持續把多些資金投資在港股,慧雅實在有些疑問,這其中牽涉不少主觀和結構性因素,不是容易解決的。在亞洲,不少大企業都是家族公司,不少「老外高層」和「歐美大眾」對亞洲的公司和家族企業不大認識,又或存有戒心和不信任,這結構性問題是不易得到解決。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