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盛事基金資助瑞銀香港高爾夫球賽事,高爾夫球早有金主,何須政府用公帑資助這些「自食其力」的項目?
盛事基金網頁寫明﹕「以協助本港非牟利機構籌辦更多具吸引力的文化、藝術和體育盛事」。
基金分兩層資助機制,第一層機制面朝國際知名盛事活動,從網頁所見,幾乎無提什麼資助限制,只要你是國際知名品牌,便能得到政府撥款。
第二層機制面向本地的「非牟利機構」,條件限制多多,要列明活動的參與總人數,又要活動能吸引遊客或延長他們的留港時間等等。
這些吸引旅客的要求,似乎不適用第一層機制的「國際盛事」,所以便出現奇怪場面﹕高爾夫球賽,明明預測的訪客人數比2011年要低,偏偏政府撥出的資助反而增加了一倍,達1500萬﹗
人數少了,錢卻投資多了,什麼道理?
盛事基金網頁寫道﹕倘若現有盛事在財政上「自給自足」,便不會獲考慮資助。然而高爾夫球賽早有「瑞銀」贊助,自給自足,為何政府仍然資助?盛事基金資助的金額似乎和吸引旅客人數不成比例。
2010年的網球精英賽,只吸引可憐的942名旅客,但卻得到了900萬的資助;同年舉辦的香港龍舟嘉年華,吸引了最多的5.4萬旅客,但只得到500萬的資助。
資助金額和活動的成本掛鈎,但高成本的製作卻不保證旅客人數的增加。政府的資助準則是否應該改變?以900萬來吸引942名旅客,豈不是等於政府花1萬元來吸引一名旅客訪港?
當政府對長者的特惠生果金錙銖必較時,卻又能豪花1500萬資助大把錢的高爾夫球活動,市民豈能不問一句﹕你點使錢㗎?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