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次已是4年內第三宗奪命塌樹意外。2008年壓死少女莊頌賢的赤柱古樹,以及2010年在圓洲角公園壓死單車客的大樹均受康文署管轄,兩次死因聆訊均提出多項建議包括要改良巡樹制度、加強員工驗樹訓練及公布樹木病况等,康文署亦已逐步改善及加強巡樹。
但昨日奪命意外卻揭發另一監管漏洞,便是地政總署若沒收到投訴,不會主動巡查其管轄土地的樹木。樹木專家蘇國賢強烈質疑該署為何「獨善其身」,估計全港漏網危樹可能多達10萬,促地政總署盡快改善。
專家質疑地政署獨善其身
長春社總監蘇國賢批評,現行制度下多個負責樹木管理的政府部門(包括康文署、漁護署等),只有地政總署不會主動巡查樹木,「點解只有佢(地政總署)唔使巡?係咪佢管嘅樹就無危險?」
他續稱,地政總署管轄不少鄉郊地區,均有頻繁的人車流動,就如肇事的村口,但署方要待收到投訴才處理,等於推卸責任給市民,政府卻無相關的樹木檢測培訓給予市民,「絕對有好大潛在風險」。他促請地政總署訂立有效的巡查制度,並主動巡查樹木,以及檢驗次要人流地區。
署長:任何事都有進步空間
地政總署署長甯漢豪昨承認,該署不會主動巡查其管轄地區的樹木,只會在有人投訴或轉介下才會處理,而意外中的塌樹位於未批租官地範圍,近年未曾收到投訴或轉介,故並無巡查檢驗。
對於現行制度是否不足,她回應指做任何事都有進步空間,「無論你做幾多嘢,有啲嘢你係無測到出來就是無測到」。她昨已指令下屬須開始巡查在未批租官地上的樹木。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