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建制派「包攬」立法會主席、內委會及財委會主席後,立法會各事務委員會將在下周二開會選出正、副主席,除政制事務委員會外,過去與民主派輪替擔任主席的保安事務委員會及交通事務委員會,建制派亦有意做足主席4年。民主派與建制派協調失敗,今日將召開「飯盒會」商討會否派人出戰,民主黨涂謹申質疑建制派獨霸保安及交通兩委會主席,是因為政府打算推出不符民意的保安及交通政策,需要建制派全程護航。
民主派今商會否派人出戰
雖然建制派在議會屬多數,但過去民主派、建制派都大概按議席比例,商討各事務委員會的主席分配,除政制事務委員會這重要戰場建制派並無協調空間外,不少事務委員會主席都由泛民、建制輪流擔任。但保安及交通兩個事務委員會今次協調失敗,建制派不肯與泛民輪流做主席。
上屆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涂謹申指出,上屆他與民建聯劉江華輪流當主席,但今屆民建聯葉國謙卻有意任4年主席,估計梁振英政府或要在任內推行不符民意的保安政策,如重推《基本法》23條立法,才堅持不肯讓出主席一職,「官員愈弱,事務委員會主席便愈可幫政府」。
譚耀宗:多人不滿涂上屆表現
至於過去由張學明、鄭家富輪任主席的交通事務委員會,建制派亦要求做足4年主席。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解釋,由於很多議員不滿涂謹申上屆擔任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的表現和安排,故建制派決定不讓他再任主席。至於交通事務委員會,則因建制派有多名議員都欲當主席,「分唔勻」,故未能與民主派協調。
有意任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的新民主同盟范國威說,未來委員會將討論可加可減機制及沙中線,期望建制派讓出兩年主席職位。據他了解,泛民有意派人爭奪,但一切須待今日會議決定。
今屆18個事務委員會中,一半即9個主席位料由同一派別議員坐足4年,去年只有7個(見表)。負責與建制派協調的劉慧卿形容,建制派堅持獨攬部分事務委員會主席職位,反映中共對民主派要「開閘放狗」,預料泛民將繼續受到四方八面攻擊。
主席可決定答問時間追問
事務委員會主席一職甚為重要,委員會正、副主席每年都會與相關政策局開會,討論未來一年處理事項、政策,有權召開特別會議;主持會議時亦有權決定答問時間、是否容許追問。上屆會期完結前,政府提出架構重組,因房屋及資訊科技及廣播兩個事務委員會的主席都由民主派出任,便成為其中一個「關卡」,令政府無法迅速將改組建議交上財委會申請撥款。
明報記者 何曉勤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