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露天街市滿載本土色彩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13日 19:35
2012年10月13日 19: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有說要觀察一個城市,街市是理想的切入點,絕對沒錯,在街市可看到各式各樣的人,不同街市各有特色。以下介紹的露天街市有不同個性,從規模、貨品種類、所在位置,可看到它與地區歷史和文化千絲萬縷的關係。


★大埔大元露天街市——價格相宜好開心

公共屋邨大元邨不遠處的大元露天街市,規模不算大,但不乏水果檔、魚檔、肉檔、菜檔、乾貨檔,勝在價格相宜,做街坊生意,周兆祥最愛來此入貨:「牛油果$15四個,七點後冬瓜$5半個,可以去邊度搵?在這裏買餸好開心。」


★中環嘉咸街市——香港最老露天市集

中西區是香港開埠之後最早發展的地區,中環的嘉咸街街市就是香港最古老的露天市集,位處中環的黃金地段,19世紀中香港開埠初期,垂直的嘉咸街和卑利街在海岸線旁,貫通荷李活道至皇后大道中,成為中半山住宅區通往海旁商業區的必經要道。又窄又斜的嘉咸街,到現在路上仍有不少乾濕貨商販。


★灣仔露天街市——貨多新鮮名廚捧場

灣仔露天街市規模龐大,集中於交加街一帶,除了廣東菜食材,還有上海南貨、馬來西亞及泰國食品店,甚至有專賣有機蔬菜的店舖。名廚Jacky Yu是捧場客,他認為灣仔街市比其他街市的食材種類齊全,顧客甚多,貨物流通量大,食物自然新鮮。


★北角春秧街——小上海小福建 美食大本營

1949年中國解放前後,大量上海人遷居香港的北角,當時春秧街有上海理髮店、上海菜館、南貨店等,因此春秧街有「小上海」之稱。到了80年代,福建人遷入,春秧街擠滿了福建人,因此,春秧街又有「小福建」之稱。現在的春秧街可找到不少售賣福建食品的攤檔,街道兩旁是由肉舖、魚檔、蔬果攤形成的傳統市場,中間有電車穿插而過,成了獨特的地區風景。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