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保衛龍尾行動有別於一般保育項目,開始時沒有環團支持也非社運人士發起,而是源於香港自然生態論壇網友之間的討論。「項目推出之前,我哋都唔太知道龍尾生態價值,因為佢好唔起眼,水漲時更乜都睇唔到。」但07年底首次公開的環評報告講到龍尾只有6種潮間生物和24個潮下物種,當地隨處可見的海星、多種蟹類和鰕虎魚都沒有提及,網友認為報告不可信,十多人相約同去考察,首兩晚便找到106種生物(至今找到逾220種)。其後撰寫民間調查報告,開記招、多次遊行、與政府部門周旋,至今數年。
最近論壇網友聯同17個環保團體、建築規劃師等倡議民間方案,設計亞洲首個生態泳池及海岸教育中心,造價比建人工沙灘便宜一半,又可留下天然海岸生態作教學考察用途,政府仍拒絕考慮。Derek認為這種思維非常守舊,「近年龍尾多咗人識,交通又方便,一到假日幾百人喺個泥灘度,好似歡樂天地咁又執嘢、又掘嘢、又摸蜆,將海星當飛鏢咁飛,當然咁樣整死好多生物唔係好事。但真的好多人鍾意嚟玩,我們暑假每星期搞導賞團,次次都爆滿。天然海岸生態遊本來就好有吸引力。」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