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博物館創新吸觀眾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14日 12:00
2012年10月14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香港有多家公共博物館,這些年來不斷探索改革,引進不少創新意念。例如,正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的《一統天下:秦始皇帝的永恆國度》展覽,便運用嶄新的多媒體技術,帶領觀眾踏上奇妙之旅,時光倒流回到2,200年前的秦嶺,見證秦人建造兵馬俑。展覽自7月開幕以來吸引了大量本地和外來觀眾,參觀人次已超過26萬,獲得許多好評,並已打破香港歷史博物館以往展覽最高參觀人次的紀錄。

 

     香港的公共博物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康文署近年續推出新措施,改革、創新,提升博物館形象,以更好為市民服務。

 

     要改變博物館予人嚴肅、古板的感覺,就得創新思維。博物館是文化藝術的實體展現,這通過展覽和附設的服務展現出來。康文署轄下不少博物館設有書店、禮品店、餐飲等配套服務。這些服務一直嚴格按照政府採購政策的規定進行招標,甄選服務供應商,確保採購程序公平公正。

 

    參考海外博物館的經驗後,我們認為有需要拆牆鬆綁,採用較靈活的採購方式,提升博物館的整體藝術特色。

 

     康文署去年向私營機構發出了意向邀請書,邀請它們就在博物館內經營食肆及書店/禮品店表達意向和提出構思。我們據此就現行的招標安排、評分準則作了詳細檢討,並作出修訂。

 

     在標書評估準則方面,我們修訂了質素和價格的比重,更重視質素;並延長了合約期及免租期,鼓勵營運商在商店設計、裝潢上多花心思,以配合博物館的藝術氛圍和形象。

 

     率先按新修訂進行採購程序的是香港文化博物館書店/禮品店,招標程序已經在10月展開。康文署會密切監察相關服務,務求更切合博物館的形象,和對觀眾更具吸引力。

 

     為提升博物館的水平和強化藝術特色,康文署還採取了其他多項措施,包括:

 

* 成立了三個諮詢委員會,讓專業及社會人士更廣泛參與藝術、歷史和科學三個範疇的博物館工作,並公布五年業務發展計劃。

* 加強與本地藝術工作者、本地及海外博物館、客席策展人等的合作,加強社會對博物館服務的參與。

* 籌劃更多受歡迎的展覽,鞏固及拓展觀眾群。

* 積極開源,為大型展覽尋求商業贊助。

* 重新檢視博物館的角色及定位,特別是與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的配合。

* 計劃翻新香港藝術館及更換部分博物館的常設展覽。

* 鼓勵外界捐贈文化精品展藏。

* 加強於香港以外地方的推廣工作,例如於內地及海外舉辦展覽,推廣本地藝術工作者的作品。

 

     我們正尋求與更多海內外著名博物館合作,讓香港市民有更多機會欣賞世界各地的優秀展藏,如美國已故波普(Pop-art)藝術家安迪.華荷的作品展,與大英博物館合作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展」,還有來自俄羅斯的「俄羅斯珍寶--沙皇的華麗夏宮」展覽和「法貝熱珠寶藝術展」。陸續上場的還有與故宮博物院合辦的「天朝衣冠--清代宮廷服飾展」和粵港澳三地合作的海上瓷路文物大展等。此外,藝術館亦會舉辦「香港當代藝術獎」展覽,以推廣本地藝術家的作品。

 

     各個公共博物館的入場人數在持續上升,由2009年的450萬,增加至2011年的510萬。以上各項展覽陸續展開,相信會在香港激起新一輪的參觀博物館熱潮。

 

    (以上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10月14日在其網上專欄發表的文章。標題為本網站所加。)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