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6月,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撰文促檢討聯繫匯率制度,論壇上亦有聽眾認為,聯繫匯率可能是掣肘香港發展的因素。不過,與會4名講者均指出,聯匯不是拖累經濟發展的原因,反而在過去金融危機時避免港元貶值,若貿然脫鈎會導致經濟容易波動。
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主任曾淵滄指出,港元與美元脫鈎亦不代表一定升值,何况現時高通脹、民生問題與聯匯無關,港元升值亦不代表能解決問題,如新加坡幣及人民幣均是「愈升值就愈多熱錢流入,炒貨幣賺升值,並推高通脹」。他提到,金融危機時聯匯能保住港元不貶值。
聯匯非拖累經濟原因
匯豐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表示,在現時聯匯制度下,等同是以樓價調節經濟,「(若脫鈎)樓價波動減少,但不代表不需要調節,而是通過控制出口、輸入通脹調節,以目前香港作為具彈性的城市,保住出口、金融外貿更重要」。行政會議成員林奮強指出,一旦港元升值,影響出口,在其他因素如最低工資、最高工時限制競爭力之下,企業容易因捱不住而倒閉,導致經濟波動過大。
長實集團執行董事趙國雄說,任何自由經濟體無論是否採用浮動利率,均會面對短期經濟波動,香港的經濟體系相對很細小,無法承受外來衝擊,故聯匯對維持長期經濟平穩很重要。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