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雖然日本央行不斷加碼量寬,務求把日圓匯率的強勢壓下去,可惜一直徒勞無功。根據日本央行日前發表的9月18至19日議息會議紀錄,顯示會上有貨幣政策委員,竟然提出一個超乎常理的大膽構思:如果國際游資因為要避險而買入日圓,不斷把日圓的匯價推高,那麼只要把投資日圓的風險提升,國際游資自然會失去因避險而買入日圓的興趣。日本央行對打壓日圓升值已到了近乎藥石亂投的地步。
美歐經濟輪流出問題,結果受苦的竟然是日本經濟:先有希臘、愛爾蘭、萄葡牙3隻歐豬債務問題逐一浮現;之後輪到美國國會爭拗上調發債上限,結果被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狠狠的除去國家最高信貸評級;最近又再輪到西班牙金融業出事,並且有理由相信西班牙距離向歐盟求救的日子應該不遠;但美國問題亦好不了多少,11月總統大選結束後,隨即要應付「財政懸崖」(Fiscal Cliff)問題。美元、歐元兩大貨幣的經濟體輪流面對衝擊,試問國際資金怎會不跑到日圓避險。
提議增日圓風險 趕避險游資
不過,日圓持續走強已經嚴重削弱日本出口產業,傳統汽車、電子品牌就算如何埋首設法節省成本、如何爭取更多訂單,最終仍敵不過「蝕匯水」的蹂躪,日本經濟正被「陰乾」。
日本政府時刻催逼日本央行打壓日圓匯價。日本央行實施長期超寬鬆政策之外,量寬已達到80萬億日圓規模,並設定通脹目標於1%。可惜日圓匯價依然照升可也,消費物價指數亦不見得有任何升溫迹象,皆因日本央行印銀錢從日本銀行業買入資產後,銀行不單未有相應增加放貸,反而為求穩穩陣陣,買入更多的日本國債收息了事,於是民間基本上絲毫感受不到貨幣供應增加的效應,日債債息則愈跌愈低。如此,通脹又從何談起?
眼見日本央行「毫無表現」,有日本政府內閣成員,最近不斷提倡由央行購買外債以打壓日圓匯價的方法。此人乃內閣改組後身兼多職,目前是掌管國家戰略與經濟財政政策的特命擔當大臣前原誠司,財政權力隨時超越財務大臣。
前原誠司最近不單頻頻向市場放風,暗示日本央行考慮「印銀紙」買外債,他還是近10年來第一名列席央行議息會議的閣員,似有向央行施壓的意味。上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年會在日本舉行,前原誠司更「破格」安排與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會面數十分鐘,行動耐人尋味,亦似乎反映事有蹺蹊。
內閣施壓央行 買外債遏日圓
如果日本央行繼續購買日本國債或其他本土金融資產,仍然無法推低日圓匯價,不排除央行真的會考慮擴大資產購買對象至更高風險產品,例如外國國債。倘央行欲打壓歐元兌日圓匯價,自然會考慮購買歐債;但如果欲打壓美元兌日圓的話,便有可能購買美債。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主權信用風險增加,是否就能趕退避險資金,紓緩日圓升值壓力?筆者倒覺得未必。反而更像是為名正言順購買美債找個藉口,時間上如果配合聯儲局年底宣布推出第四輪量寬再加碼買美債,美債市場可能又是一番新氣象。
王冠一
冠一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
www.wongsir.com.hk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