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從9月起至12月,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開展「全城總動員,健康減重100噸」活動,成功減重3公斤以上者,將有機會獲得價值最高2000元人民幣的獎品。本地傳媒指出,上海成年居民超重率為28.7%、肥胖率為6%,這類人群罹患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風險顯著增高,而這正是官方舉辦該活動的理由。
亂花公帑不如多做實事
這則新聞實在讓人哭笑不得。鼓勵市民減肥,並為此設立獎品,怎麼看都更像瘦身機構的市場推廣伎倆。整個活動從宣傳、報名、統計、發獎,各個環節都免不了花錢。如果所有花費都由政府出資,則每分錢都來自納稅人。如果A想減肥,就應該自己掏錢,憑什麼讓所有納稅人掏錢?如果活動並不由政府埋單,資金又從何而來?陰謀論地想,會不會真有減肥中心在幕後借用公共資源實現自身的利益?若果真如此,那豈不是官商勾結?
撇開銅臭味的話題,再來看看活動的目的,政府的初衷是讓市民過上更加健康的生活。只是,實現市民健康,可做的很多:讓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潔淨、食品更衛生……哪一點不比「部分人群」身上少幾斤肉更普惠大眾?
更何况,雖然肥胖人群罹患慢性疾病的比例較高,但不代表肥胖就是罪魁禍首,吸煙、酗酒、空氣污染、精神壓力大都對健康有害。與其勞師動眾舉辦減重活動,還不如把政府資源轉到「公共場所禁煙」上更有意義。
另一個可笑之處在於,政府竟然為個人和城市制定出減重目標。正常人如挨餓一周,也可以減重3公斤,但與健康生活的美好願望背道而馳。這種指標只恐怕更容易激發參與者的功利心,於改善生活方式意義有限。而整體目標更讓人疑惑,難道99噸就是失敗,唯有「圓圓滿滿」的100噸才算大功告成?這看來只不過是一個向上級邀功的好數字,這場政府推動的減肥鬧劇,只要市民細心一想就會覺得滑稽。
高健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