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當弟弟的同學進門時,我最先看到的是一個大大的塑膠抽屜,真真實實的一個大抽屜走進來,裏面是一隻疊着一隻的、滿滿的樂高生化戰士。我心裏想,孩子真是天真可愛啊!只要他們有熱情,是完全不管麻不麻煩的。
第二天,當他的媽媽開車來接他回家時,我陪着大大的塑膠抽屜下樓,同學的媽媽早已打開了車尾箱,等着孩子將抽屜放進去。這時候,孩子開始動作了,可是媽媽不肯——
原來,車尾廂裏已經有兩個更大的空抽屜,就是我們常常在大賣場裏看到的抽屜收納箱。孩子想打開空收納箱,把自己手上裝有積木的抽屜放進去。可是媽媽不肯。媽媽沒多說什麼,但是意思就是,你不要這麼囉唆,放外面也不會怎樣。孩子還想爭取,我趕快打圓場說﹕「放外面不會怎麼樣的。」兩票比一票,孩子終於放棄。
晚上睡覺前我提起這件事﹕「你們很寶貝這些玩具,今天他很想放進收納箱裏,對不對?」弟弟馬上點頭,他從頭到尾都看在眼裏。
我先從父母的角度說話﹕「其實放外面,開車震動沒這麼大,東西也不可能掉出來的啊。」
「可是萬一煞車什麼的。」弟弟說。小孩有小孩的擔心。
「煞車也不可能掉出來。除非是撞車。」我據實以告。
其實我開口的原因,根本是想幫孩子說話:「可是他媽媽為什麼不讓他呢?」
「對啊,他又沒有麻煩他媽媽,他只是要自己拿出來,再自己放進去,為什麼也不行?」弟弟說。
「為什麼也不行?」有的孩子問了一輩子這樣的問句,但始終沒有答案。
「很多父母都是這樣,覺得自己是對的,就不管小孩心裏想什麼。不是只有他媽媽這樣,很多爸媽都是這樣。」哈,我跟自己的小孩一起開始抱怨父母,真是有趣。
我繼續說﹕「前後花不到十秒鐘的時間。但是父母想不到這一點,父母只想到,我是你爸爸你媽媽,我說了算。」
孩子不服氣 日後奉還
小孩覺得珍貴的東西,跟大人認定的,可說是南轅北轍。孩子無奈地坐進車子裏,他們不見得會在心裏怨恨父母,但是,這種隱性的衝突,不是該能免則免嗎?
孩子嘴裏不說、不反抗,不代表他心裏服氣。當小孩心裏的氣累積到一定程度時,一定會找機會還給父母的。
親子間這樣的小事很多,如果不注意,就是將來親子關係疏離的原因。
到時你不要抱怨「為什麼孩子都聽不進去我說的話」,因為啊——他只是將你對待他的態度,照原樣翻版還給你而已。
作者為旅港台灣親子博客紅人,著作銷量合共達四十萬,育有兩名兒女
汪培珽 http://www.wretch.cc/blog/wangpeiting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