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經濟增速放緩,拖累奢侈品消費。周大福(1929)在黃金周的銷售放緩,貴價黃金的問津者大減。周大福董事總經理黃紹基昨天總結黃金周銷情時說,20萬元以上的貴價貨品銷售較去年大減,反而數萬元的產品仍維持增長。但他對未來3年達到26%的年複合增長率仍有信心,但不會在本港再添置新舖。
黃紹基昨日接受電台採訪時表示,黃金周的零售市場增長低於預期,周大福的表現亦追隨大市。由於現時金價較高,黃金首飾銷售放緩,消費者轉向購買珠寶首飾。20萬元以上的產品在黃金周的銷售比去年大減,但1萬至5萬元的產品則維持低增長。黃紹基預期由於10月至明年3月有較多傳統節慶,銷售較上半年好,但難以維持往年的高增長。
周大福維持三年增長目標
券商里昂近日調低對周大福的評級至「沽售」, 黃紹基稱根據其多年從事金飾及珠寶零售的經驗,他對周大福未來業務發展有信心,維持年初制定的未來三年增長目標,達到年複合增長率26%至27%。
黃紹基亦稱,周大福會繼續在內地的拓展計劃,但暫時不考慮在香港添置新鋪位。資料顯示,周大福至今年8月底全港共有60家分店。
LV收入增長也放緩
另外,法國奢侈品牌LV亦受到亞太經濟放緩的拖累。據彭博昨日稱,LV第3季收入的按年增速為6%,低於市場預期的7%,為09年底以來錄得的最低增幅。有分析指LV的增速大幅放緩,主要因為亞太區的消費持續疲弱。
黃國英指今年26%增長難達到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認為,周大福今年要達到26%的增長幾乎不可能。而其在內地需求疲軟之時仍堅持擴張計劃,是一場現在仍難預計生死的賭博。好處在於趁市道不好時開店,可享受人工、舖租上的低成本。壞處在於至今仍未能準確判斷內地只是經歷一段暫時的經濟放緩,還是即將面臨長期性的結構調整,內地對奢侈品的消費需求未來是否能如預期般恢復,仍待觀察。
中資券商﹕待進入三四線城市
一位中資券商分析員稱,高價黃金產品是周大福的優勢,因此這次黃金首飾銷售放緩對它的影響特別大。但該分析員認為目前周大福的內地擴張計劃不算激進,已按經濟形勢作出了調整。「年初定出全年在內地開設240家新店,但第1季(3至6月)只開了不到50家。而且內地發展潛力仍廣闊,3、4線城市仍待進入。」
明報記者 魏嘉儀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