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今期主角:大閘蟹季開始了!一眾蟹迷恨不得馬上call齊蟹腳回家大吃特吃,一來較上餐館划算,二來大可放下儀態,閉上眼睛舔盡蟹膏在指縫間留下的甘香鮮美。今期找來無蟹不歡的楊崢,分享她作為上海「蟹后」的點點心得,還有經驗老到的中菜師傅和南貨店老闆教你買靚蟹,為家中蟹宴作好準備!
◆大閘蟹達人教路
˙李樹添
港灣壹號行政總廚
十多歲入行,從拆蟹學起,對蟹非常熟悉。
˙陳長壽
九龍城新三陽南貨店老闆
賣蟹賣足幾十年,每年派專人到內地收蟹。
◆揀肥蟹
1. 眼仔碌碌、吐白泡,即新鮮生猛
2. 關節位要夠脹身(見圖B),若關節位凹入,即蟹不夠肉
3. 金爪,白肚,黃毛
4. 按腳趾尾(即爪最後一節,見圖C),感覺實淨即蟹已長成肉
5. 蟹身夠厚,愈厚愈好
◆貼心貼士
添師傅﹕便宜莫貪
最好到相熟或可靠店舖購買,價錢出奇低廉的,最好問清楚來源,避免買到來歷不明的貨源。一般南貨店,5 至6 両蟹每隻約百多至二百多元,視乎產地。
陳長壽﹕10両以上多公蟹
陽澄湖蟹比太湖貴一至兩成。太湖面積較大,出產的蟹又分東太湖和正太湖,因東太湖較接近湖頭,故價錢又比正太湖貴兩成左右。另外,蟹公蟹膏較蟹乸的細軟香滑,重量又以公蟹勝,10両以上的大蟹多為公蟹。
文:張艾渟
圖:葉思雅、林俊源
場地提供:Miele
編輯 蔡曉彤
美術 Money、SIUKI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