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孩子不愛吃蔬菜,怎麼辦?」「孩子下課後嚷着肚餓要吃零食,我應否讓他吃?」爸媽心中的疑問,在「有『營』親子計劃『傳攻略』暨計劃結業禮」內,由香港營養學會的註冊營養師,透過講座一一解答,而明報Happy Pa Ma小讀者更可透過好玩的集體遊戲,學識健康「有營」之道。
由美國輝瑞科研製藥有限公司與聖雅各福群會眾膳坊主辦的「有『營』親子計劃『傳攻略』」,剛於烏溪沙青年新村舉行了結業禮,當天的活動協辦機構香港營養學會,亦派出註冊營養師潘仕寶(Sally) ,以輕鬆有趣的親子遊戲,教各位爸媽和孩子一起認識健康營養知識。
熱量消耗大 健康小食「頂肚」
Sally指出,孩子正處於成長期,均衡飲食會影響孩子身體的抵抗力、智力、牙齒、身形等各項發展,故父母要多加留意。她明白小朋友活潑好動,經常跑跳,熱量消耗較多,加上午飯和晚飯之間相隔了一段時間,若中段肚餓,下課後可讓他先吃小量小食「頂肚」,不過緊記小食的分量要小,少油且低鹽低糖低脂。Sally以「紅綠燈」來把小食分類,「綠燈小食」為健康小食,如煠蛋、粟米、迷你麥包等;不合格的為「紅燈小食」,如薯片、餐蛋麵、腸仔等。
七色蔬果 吸引孩子進食
如孩子不愛吃蔬菜,Sally表示家長可把蔬菜比喻為漂亮的七色彩虹,不同顏色的蔬菜含有不同抗氧化物,如紅色番茄含有茄紅素、橙色南瓜含胡蘿蔔素、綠色蔬菜有葉酸等,各有優點,家長可以把它們切碎,加入食材中一同烹煮,顏色鮮艷,賣相吸引,自然更容易令小朋友進食。
身為上班族的家長,或會購買大量易於存放的罐頭和即食麵,以助下班後盡快煮起晚餐。Sally提醒,家長可學習閱讀食品上的營養標籤,小心選擇。罐裝吞拿魚為打工爸媽的晚餐之選,味道佳且含有奧米加3脂肪酸,對心臟有益,又方便儲存,於特價時多買幾罐更可節省金錢,建議選擇礦泉水浸吞拿魚,比油浸的更有益。而罐裝午餐肉是經醃製的肉類,加入了不少添加劑,不宜多吃。至於即食麵,Sally則指應選擇非油炸的即食麵或杯麵,鹽分較低,以通粉、米粉或米線代替更好。
文:孔芷君
編輯:何錦源
新聞類別
健康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