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土地運用厚待原居民 不利解決香港房屋問題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18日 06:35
2012年10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到立法會闡述管治理念及施政方向,談到多種關係和多個問題,更表明「要花兩年時間遏止香港社會發展落後的趨勢,然後再花兩三年時間重拾上升軌迹」;他強調要全力處理四大深層次問題,包括房屋、貧窮、人口老化及環境,為未來的社會發展方向初步定調。這個「2年加3年」及「四大問題」的說法,突顯他任內的工作規劃時間表及框架,市民日後大可按此檢視梁班子的工作表現。


梁班子上任以來,民望低迷,但部分工作成果還是值得肯定的。例如社福界長期爭取設立貧窮線,梁振英已經表明會制定有國際公信力和社會認受性的貧窮線,以準確了解香港的貧窮情况,並協助引導政府的政策方向,這對做好扶貧工作是有積極作用的。


但令人失望的是,市民非常關注的樓市問題,政府至今未能拿出解救方案。梁振英昨日表明,目前樓價及租金與市民購買力脫節,政府會透過短、中、長期措施處理問題,不過具體政策欠奉,3個月後施政報告時,必須有所交代。


事實上,梁振英昨日形容房屋問題是他施政的重中之重,市民對他的期望亦相當大,社會上,不少人都認同房屋問題的癥結在於供不應求,根源則在土地供應短缺;然而,實情是否如此?我們提出這個質疑,其中一個原因是禁區邊境開放了超過2000公頃土地,扣除綠化保育地帶,只有110公頃建屋地帶,但全數撥作「鄉村式發展」,即是只供原居民建丁屋。政府一方面聲稱土地荒,另一方面又如此厚待原居民,不禁令人懷疑政府有否善用土地?政府有否過分照顧原居民的利益而犧牲非原居民的利益?在土地運用這個重大議題上,究竟梁振英政府如何平衡香港整體及長遠發展的利益?


應訂取締劏房時間表

劏房是另一個棘手的房屋問題,香港以先進國際城市自居,但據政府分析,卻有多達3.5萬戶(約7.1萬人)居於各類板間房及劏房,居住環境惡劣,被視為現代寮屋、香港之恥。我們認為,政府有責任在一定年期內取締劏房,正如當年港府決心清拆寮屋區一樣,以改善市民的基本居住環境。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