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多晶硅及硅片已進入行業汰弱留强的局面已超過一年。過去1年,多晶硅及硅片價格大幅下瀉,多晶硅由2011年首季的每公斤73美元,降至2012年第二季的每公斤24美元,硅片、電池組的降幅亦相若。
在前幾年一窩蜂式的投資熱潮中,光伏行業最後必然出現產能嚴重過剩,但隨着幾個大型企業退出市場,過剩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因此行業最差的環境可能即將過去。從最近三個季度的報價來看,多晶硅和硅片的價格均已止跌企穩,加上中國政府出台連串光伏刺激措施,有助光伏行業走出谷底,相信行業目前正處於黎明前的黑暗。
生產成本低 毛利率仍可觀
國家能源局在9月發表太陽能發電十二五規劃,提及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中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GW,其中光伏分佈式發電佔15GW。若以光伏系統每千瓦1.5萬元人民幣測算,總投資需求約2,250萬億元人民幣,對於光伏企業而言無疑是喜信。
另外,中歐光伏貿易戰和解有機會出現曙光,估計最後會以談判代替訴訟,再加上中國商務部裁定美國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違反WTO規定,可望為行業帶來絕地反彈的機會。保利協鑫(3800)是全球生產成本最低的光伏生產者之一,縱使今年上半年多晶硅及硅片售價同比大幅下滑了逾六成,全行業進入嚴重虧損狀態,但保利協鑫的光伏業務仍然可以維持可觀的毛利率,在如今哀鴻遍野的行業裏實屬難得。
截至今年6月底止,保利協鑫每股資產淨值1.25元,以現股價計,市帳率不足1倍,一切已經重歸業務前景的基本面上。在行業停產及倒閉之聲之下,光伏供求將漸趨平衡,保利協鑫增產及降低成本將會帶來雙重優勢,按彭博預計,2013年將虧轉盈。因此趁低吸納保利協鑫回報倍加理想。
唐焱
中國光大證券(國際) 首席財富管理顧問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