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Good Boy! Ned Kelly!」領隊拍拍Ned Kelly的頭,再回頭說﹕「Good Boy, Trevis!」Ned Kelly與Trevis其實都是駱駝。Ned Kelly是老大,載着領隊走在最頭,Trevis則是我這兩小時於澳洲北嶺地的「座駕」,緊貼在Ned Kelly之後。在文明社會,不說寵物,連要工作的動物也會受到比較合理與人性的待遇。
我們一行十多人,或單或雙坐7隻駱駝,在日落時分欣賞烏魯魯地區的黃昏。每隔不了多久,領隊便會轉身,向工作中的駱駝逐一讚賞。請讓我強調,是逐一鼓勵,並沒有厚此薄彼。「駱駝很聰明,有說牠們智商有如海豚,牠們能開鎖開門,能分辨對錯。記性也特別好,你對牠好,牠們會記一世。」他說,「牠們都知道自己的名字,你叫牠嘛,牠們實在太聰明了,不少時候會詐聽不見,甚至愈叫愈遠呢。」
「同駱駝唔同命」
我不是第一次坐駱駝,大陸、中東、非洲都坐過。這樣溫柔對待駱駝,並認真地介紹牠們,還真是頭一趟遇上。敦煌的駱駝在黃金周「做到死」的新聞言猶在耳,來到澳洲北嶺地騎駱駝,就讓我們見識「同駱駝唔同命」了。
其他地區的許多經營者唯利是圖,對駱駝呼呼喝喝、大力拉扯不在話下,大部分連旅客安全也不顧。乘坐駱駝時上落,需要一點技巧,因為駱駝起身時後腳先站起,由於牠們腳長,坐在駝背上的人沒注意的話,起動的衝力大,很容易受驚,甚至跌下。在蒙古時,我就看過旅客被摔下來。在澳洲這成熟的國家,這次的駱駝遊,領隊清楚示範了如何上落,什麼時候做什麼,解釋清清楚楚。
第一次摸摸牠們
來到旅程結束,我們逐一從駱駝背上下來。「Trevis喜歡擁抱與拍拍頭頂。」領隊說。我走到已經跪下來的Trevis身旁,以摸貓咪的手法,拍拍頭,搔搔臉頰,我不知道牠是不是高興,但卻顯然並不討厭,揚起頭來,似乎很享受的樣子。
坐了多次駱駝,只有這次,有人叫我去摸摸牠們,也只有這次,終於讓我感到駱駝不是滿口牢騷,讓我敢走到牠身旁,跟牠拍照。
文、圖 黃潔玲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