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提到投資與人生之道,可能是有着微妙的關係。慧雅記得有一名研究佛學的朋友,提到他認為佛學的精髓,可以「置身其中,但不為其牽引」來概括。老子的「道德經」,是以「道可道、非常道」開始,並以「聖人之道,為之不爭」來終結,慧雅認為這些句子都是可圈可點、值得深思的。
無論如何,慧雅認為股票投資之道,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步,是要先明白什麼是股價。這題目其實似淺實深,慧雅一向認為,要明白這概念,最好的開始,是先明白巴菲特的師父葛拉漢在「一個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中提出的「市場先生」(Mr Market)概念。事實上,巴菲特亦曾經提過,他認為葛拉漢的「市場先生」概念,是最需要明白的投資概念之一,朋友們跟着要明白的,可能便是股價在邊際上的轉變,究竟是意味着什麼,並切記不要被它牽着走。
股價不合理 有利可圖
慧雅記得葛拉漢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股價的變化,在邊際上的轉變,很多時要麼就是市場上最樂觀的人士的預期,要麼就是市場上最悲觀的人的預期,因此股票的收市價怎麼可能是合理價?而從某角度看,價值投資者所做的,就是在股票市場和生意市場兩者之間進行「套戥」,當一家公司的市值跟其股價大幅折讓時,這就可能被視為一個機會。重要的是,從這角度看,我們切記不要受股價的變動所牽引和迷惑,反而是應視之為機會。誠如巴菲特曾經說過,於他而言,股市根本不存在,它的功能不過是在於告知我,有沒有人在主動做傻事罷了。將來我會再談。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