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蘋果公司的市值於2010年首度超越微軟,成為科技界一哥,之後大量對冲基金開始不斷買入蘋果、Google的股票,截至今年上半年,蘋果、Google及微軟為對冲基金3大愛股,一旦科網爆破危機重臨,市况恐有震盪。
研究機構FactSet的數據顯示,3間科技企業蘋果、Google及微軟都是對冲基金愛股,合共有230隻對冲基金持有蘋果,Google則有165間排第2,佔對冲基金的持股比例達6%,至於微軟則有151間,富國及美銀等金融股則不足100間,故蘋果及Google等科技股被投資界稱為「Hedge fund hotel」(對冲基金酒店)。以Google為例,由於不設定期派息,對冲基金要靠持有Google賺錢,只能採「低買高沽」的策略。截至今年9月底為止,對冲基金平均僅賺4.76%,遠遠跑輸標普500指數的16%,倘Google等科技股股價急跌,對冲基金為保住自己今年僅餘的盈利,肯定會立即拋售自保,在百多間對冲基金「掟貨」下,易造成骨牌效應,科技股的跌勢隨時甚急。
明報記者
研究機構FactSet的數據顯示,3間科技企業蘋果、Google及微軟都是對冲基金愛股,合共有230隻對冲基金持有蘋果,Google則有165間排第2,佔對冲基金的持股比例達6%,至於微軟則有151間,富國及美銀等金融股則不足100間,故蘋果及Google等科技股被投資界稱為「Hedge fund hotel」(對冲基金酒店)。以Google為例,由於不設定期派息,對冲基金要靠持有Google賺錢,只能採「低買高沽」的策略。截至今年9月底為止,對冲基金平均僅賺4.76%,遠遠跑輸標普500指數的16%,倘Google等科技股股價急跌,對冲基金為保住自己今年僅餘的盈利,肯定會立即拋售自保,在百多間對冲基金「掟貨」下,易造成骨牌效應,科技股的跌勢隨時甚急。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