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粵港兩地海關聯手,偵破香港史上最大宗象牙走私案,檢獲1209支共重3813公斤象牙及1.4公斤製品,約值2670萬元,並拘捕7名走私集團骨幹成員,包括1名港人。海關表示,集團為避偵察,從非洲兩國以迂迴路線來港,歷時最長2個月,較正常船程長一倍,相信最終轉運中、日、台和東南亞等國。警方又關注象牙走私有「個人化」趨勢,今年檢獲近20宗速遞或旅客帶過關個案,較過往多3倍。
小額象牙走私增3倍
海關碼頭港口及海域科總指揮官林德輝表示,是次行動出動50名海關人員,檢獲的象牙數量、重量及價值,都是其執法史上最大單一個案。走私集團以兩個分別報稱運載廢塑膠和紅腰豆的貨櫃,從坦桑尼亞和肯尼亞偷運來港,前者在91包廢塑膠中,藏有972支較大的象牙,以及1.4公斤象牙製品,約值1350萬元;後者在50包紅腰豆藏有237支象牙,約值1320萬元。
林續稱,走私集團採用「迂迴路線」,從坦桑尼亞來港的貨櫃,先後經過及停泊於中東、馬來西亞、南沙港,中途曾換船以避截查,從肯尼亞來港的亦先經馬來西亞,「直接船程只有3至4星期,但最終行駛近2個月」。
迂迴路線避截查
不過,海關情報科情報統籌課監督黃大釗稱,內地當局早於8月發現該集團,其後與香港海關交換情報,本月15日在東莞拘捕7名骨幹成員,包括6名內地人和1名56歲負責物流的港人,不排除有人在逃。對於檢獲大批走私象牙,林德輝解釋,象牙黑市一直存在,而且香港有優秀的貨櫃碼頭,吸引走私集團,但無迹象顯示會成為走私中心,「象牙和毒品不同,用X光機可照出特別的形狀,較易偵查」。
海關:象牙較毒品易查出
雖然以貨櫃走私象牙無增加趨勢,但黃大釗稱走私漸趨「個人化」,今年至今已偵破近20宗,與過去年均不足5宗相比,大增3倍,通常以速遞或旅客過境時帶過關,一次最多帶30公斤。前日機場檢獲一宗旅客奶粉罐藏象牙的案件,黃解釋,亞洲國家日趨富裕,對奢侈品需求大增,加上非洲國家開拓旅遊業,外國人到當地旅遊愈來愈容易。他稱海關會加強抽檢來自非洲的旅客,以打擊象牙走私。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