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上月宣布以公帑資助天水圍北發展廉價墟市,交予東華三院營辦,但關注天水圍小販大聯盟代表近月與東華商討墟市設計,昨指方案未有照顧到社區實際需要,例如並無加設小儲存倉和單車停車位等,又擔心管理規則太多,會像「領匯翻版」,希望有關當局設立一個墟市管理委員會,讓資深小販參與。
無儲存倉單車位 開會似家長定規範
關注天水圍小販大聯盟代表「森哥」廖潮森指出,他們在9月曾兩次與東華三院及政府代表開會,但發現對方展示的設計圖則有不少問題。他說:「佢哋想一格格咁排,但又無設計小儲存倉、單車停車位。」另一代表王太則指出,在會上感受到政府似家長式般定出各種規範,欲以企業化模式發展,擔心新墟市只是領匯街市的翻版,「不知會否規範我們只能賣單一類型的物品,搞到我地無晒自由,無晒墟市的特色!」王太希望政府設立墟市管理委員會,加入小販委員,「我們才是專家,知道用什麼模式發展。」她認為最好的模式就是維持舊有天光墟模式,把空地劃作小販合法區,並保留目前在河邊的天光墟。
東華﹕繼續溝通 學者﹕應尊重小販經驗
東華三院發言人回應表示,會與現時天光墟商販繼續溝通,亦會到不同屋苑舉辦諮詢大會,並研究商販關注的租金問題,如考慮推出合租攤位模式。
浸會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馮國堅質疑,政府不尊重小販實際經驗,更令一直與小販發展天光墟的社工在新墟市發展模式上,與東華三院形成對立,擔心新墟市重演黃大仙「龍騰墟」的覆轍。他建議政府汲取民間經驗,採取參與式管理,讓小販參與設計。政府今年9月公布,在天水圍天秀路公園旁一幅約3.8萬方呎的空置官地設廉租墟市,為該區創造就業機會。計劃以5年短期租約形式免費租予東華三院營運,小販可以800至1000元月租攤位,經營困難者首兩月可免租。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